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单纯糠疹(pityriasis simples),一种以发生于颜面部位的浅表性干燥鳞屑性色素减退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炎症轻微或缺如,主要侵犯儿童,好发于颜面,间或累及躯干四肢。发病季节以春季多见,也见于夏初及冬季。 该病相当常见,症状较轻。

病因

营养不良(30%):

广义的营养不良应包括营养不足或缺乏以及营养过剩两方面,现只对前者进行论述。营养不良常继发于一些医学和外科的原因,如慢性腹泻、短肠综合征和吸收不良性疾病。

维生素缺乏(30%):

维生素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要素。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相应的代谢反应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会让我们的肌体代谢失去平衡,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日光照射(20%):

在春季日光增强,人们户外活动增加,皮肤干燥或某些特异体质者可患此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多认为系非特异性皮炎,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皮肤干燥,日光暴晒可使本病发生。

中医认为系风热郁肺,随阴气上升而成,或由饮食不节,虫邪内生,脾失健运,而发本病。

展开
预防

保持面部清洁,切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脸,皮肤干燥者要适当涂滋润性的护肤霜,避免过度曝晒,外出尽可能戴上遮阳帽或涂抹防晒霜,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注意劳动防护。做好劳动防护,减少直接接触化工原料、油漆涂料、重金属盐类有害物。

展开
症状

唇圆或椭圆形红斑,鳞屑,额部白斑


皮损为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钱币状大小的斑片,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浅,呈苍白色,表面干燥,附有少量细碎灰白色鳞屑,基底炎症轻微或缺乏,损害可逐渐扩大,邻近者可相互融合,自觉微痒或无自觉症状,皮损好发于颜面,尤其是双颊及额部,亦可见于颈部,躯干及四肢,损害可自然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病程缓慢,数月以至1年,鳞屑消退后,白斑尚持续年余,本病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春季发生较多,亦可见于初夏及冬季。

展开
检查

1.偶可侵犯颈、肩、躯干、臀部及股上部,发病部位多在脸部。发病的部位呈对称性分列,初起为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或椭圆形,四周不太明显的淡红斑,12周以后红色渐渐的消退,变为浅色斑,外表干燥,上覆以少量灰白色糠状鳞屑,浅色斑常为多个直径14cm不一样的。普遍不具备自觉症状,有的时候感觉轻度瘙痒。

2.组织病理:轻度水肿,棘层肥厚,中度角化过度及斑片状角化不全,黑色素降低。

展开
治疗

本病病程较长,不治疗一般持续数月,治疗见效通常也较慢。治愈后有时也易季节性复发。药物治疗一般以保持皮肤和缓润泽为原则,外用可使用3-5%硫磺霜、2%水杨酸软膏、5%尿素霜或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给予维生素B2、复合维生素B。

(一)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目的主要是缩短病程,对症处理。   

1.可以口服维生素B类,B6、B2、Bco和维生素C等。中医治疗内服犀角化毒丸或小儿香橘丹。   

2.局部以润肤为主,1%氢化可的松软膏,维生素B6软膏,2.5%氯化氨汞(白降汞)、5%硫黄、1%金霉素或小檗碱(黄连素)软膏,大枫子油,维肤膏,5%尿素软膏。   

3.对少数泛发全身者可采用紫外线,日光浴或PUVA等治疗。   

(二)预后   

经数月或更长一些时间皮损可自行消退。

展开
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