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病程大约一周,体温骤降,症状消失。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疾病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

病因

感染因素(20%):

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免疫力下降(30%):

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醉酒、感冒、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通过变态反应使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浆液及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菌迅速繁殖,并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叶。大叶间的蔓延系带菌的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机体因素(10%):

大叶肺炎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临床上起病急骤,病程大约一周,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展开
预防

1、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

2、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劳等诱因。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和口腔疾病等,可以预防大叶性肺炎。

展开
症状

发烧,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急性面容,寒战,湿啰音,呼吸音减弱


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病变广泛者可伴气促和紫绀。

2、部分病例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重症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等,亦可发生周围回圈衰竭,并发感染性休克,称休克型(或中毒性)肺炎。

4、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鼻翼扇动。

5、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实变期可有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或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展开
检查

1、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达0.80以上,核左移,有中毒颗粒。

2、痰涂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球菌。

3、痰,血培养有肺炎球菌生长。

4、血清学检查阳性(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

5、胸部X线检查显示段或叶性均匀一致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

6、血气分析检查有及PaCO2下降,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CO2可上升。

展开
治疗

治疗原则

1、加强护理和支持疗法。

2、抗菌药物治疗。

3、休克型肺炎的治疗:加强护理,严密监测。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纠正酸碱失衡。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足量抗生素。尽早加用糖皮质激素。防治心、肾功能不全及呼吸衰竭。

用药原则

1、对轻型患者应首选青霉素肌注。

2、重症或休克型肺炎病人应及时应用足量抗生素静脉滴注,并可联用2-3种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等,加强支持和对症治疗。

3、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后末稍回圈仍无改善时,宜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如654-2、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及间羟胺。

4、病情严重或经上述疗法休克仍未纠正时,宜尽早加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展开
护理

1、环境的调整: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尽量使患者安静,以减少氧气的需要量,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

2、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呼吸窘迫程度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抬高床头30°~60°,以利于呼吸运动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鼓励患者患侧卧位以减轻疼痛及减少咳嗽;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发热的护理:高热时,首先给予物理降温,可用水袋冷敷前额或用50%的温水酒精擦拭腋下、腹股沟、胭窝等大血管行走处,每次擦拭29min左右,待半小时后测试体温并记录于体温记录单上。酒精擦浴时应用温度为37℃的酒精,稍用力至局部皮肤潮红,同时要注意遮盖病人,以免受凉。效果不佳时,可改药物降温,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因出汗过多体温骤降引起虚脱。高热时由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病人可能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和惊厥,应加强防护措施,并给予适当的镇静剂。由于高热唾液分泌减少,口唇干裂,容易发生口腔炎,应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4、营养及水分的补充: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并要多饮水。蛋白质和热量不足会影响疾病的恢复,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与黏膜病变的修复,并增加纤毛运动能力。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高蛋白营养的食物; 2、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炸食物; 2、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忌吃刺激性食物。


适当多服一些维生素及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外,还可服用一些具有保湿、清肺热功用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山药、百合、白木耳、川贝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