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殖性红斑(erythroplasia of queyrat)是一种罕见的癌前期病,其特点是在龟头或包皮上发生局限性湿润发亮的红色斑块,发展缓慢,日久可发展为上皮样癌。患有本病者均应常规切除包皮。增殖性红斑的治疗问题目前没有肯定的意见。有的学者主张切除包皮,密切观察;有的医生主张冷冻或用X线照射病损。
增殖性红斑的病因不明,但主要发生于包皮过长者,因此认为与包皮过长,包皮垢刺激有关。笔者曾为数名本病患者做过包皮环切手术,其中几个人的红斑自然消失。因此,患有本病者均应常规切除包皮。
发病机制
黏膜上皮常全层受累,与周围正常部分的界限明显,其组织象类似皮肤原位癌,组织病理特征为乳头间表皮棘细胞肥厚,形成细长的表皮突,象手指样向下生长直到真皮,但基底膜完整,真皮内有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呈带状浸润,在增生的上皮中可见有许多异形上皮细胞,核深染,或为多核,瘤巨细胞和角化不良细胞较少见。
1.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为主,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等能加重患者内热现象,不宜食用。绝对禁止吸烟、饮酒。
2.避免任何局部刺激,注意局部清洁卫生。
阴茎硬结,瘙痒
1.好发于龟头或包皮,亦可见于阴唇,口唇及黏膜与皮肤交界处。
2.婴儿期切除包皮者阴茎无该病发生,该病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阴茎的皮损出现于龟头,包皮下出现红色,有光泽,略隆起,境界明显,形状不规则斑,典型皮损有漆样外观,常有湿润,光亮或颗粒外观,质地柔软,似天鹅绒样,进而可出现分泌性痂皮或浅溃疡。
3.皮损发展极度缓慢,皮损可自黏膜扩散到皮肤,若出现硬结,疣状病变和溃疡,可认为是侵袭性改变,可发生扩散,溃疡形成似与侵袭性鳞癌相关,若有溃疡和乳头状增殖,可演变为棘细胞癌,10%病例在原发性损害处发生侵袭性鳞癌;如果鳞癌侵犯至阴茎的黏膜下层,20%病例出现局部淋巴结和(或)远隔部位转移。
4.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局部瘙痒和(或)疼痛,少数有出血。
组织病理:角质层增厚,为分泌痂或异常角化物所覆盖,表皮细胞不规则增厚,特别是在边缘的乳头间,可形成表皮突而延伸入真皮,棘层增厚与Bowen病相似,棘细胞呈纺锤及椭圆形,细胞可有大而浓染的核及多个核,可出现细胞过早角化,极性紊乱,有丝分裂增加和空泡细胞,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
(一)治疗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止恶变。中医可试用活血消炎丸、散结灵等。
2.局部应用抗有丝分裂剂 5-氟尿嘧啶霜或盐酸曲乙酰硫代秋水仙碱霜等治疗黏膜红斑有效。也可用单纯切除和激光等治疗。
3.如果有侵入周围组织的证据。可按鳞状细胞癌处理。
(二)预后
皮损发展极度缓慢,皮损可自黏膜扩散到皮肤。发展缓慢,日久可发展为上皮样癌。
1.海鲜,俗称发物。有些患者食用海鲜后会出现过敏现象诱发或加重病情。羊肉、狗肉、鹿肉、桂圆,性温热,患者表现为阴虚内热现象者,食后能使患者内热症状加重。
2.香菜、芹菜久食引起光过敏,使患者面部红斑皮损加重,故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等能加重患者内热现象,不宜食用。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 2、含维生素C的食品。
忌吃食物
1、应少食动物脂肪、甜食; 2、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