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主要是自身免疫性肝病造成,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最多。人体的自身免疫力从中医上来讲就是指人体的正气,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对湿热毒邪的抵抗能力将会变弱,也无法通过正常的代谢将毒邪从人体中排除,如果不能加强人体正气,这种自身免疫性的肝病极易发展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是自身地区免疫性肝炎的国内主要因素,遗传易感性可影响机体自身抗原的发现免疫反应性及其联系临床表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和DR。是自身免疫科研性肝炎独立的危险因子。此外,工作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可作为促发因素,促使自身教授免疫性肝炎发病。病人由于免疫调控功能缺陷,导致机体对自身肝细胞抗原产生反应,表现为以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肝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与自身抗体结合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并以后者为主。
肝硬化的病因复杂,最常见的为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因此预防病毒性肝炎极重要,注意卫生,严格器械消毒,严格筛选献血员,以及肝炎疫苗预防注射等均属重要的措施,节制饮酒,合理的营养,避免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也应注意,已发现的肝硬化病人,应予以适当保护措施,如适当减轻劳动强度,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维持健康和延长寿命。
肝病容,肝掌,肝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不明显等症状。病情发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还常伴有肝外系统免疫性疾病,最常见为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实验室检查以γ球蛋白升高最为显著,以igg为主,一般为正常值的2倍以上。肝功能检测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胆固醇酯降低,反映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特征。
中医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这部分病人主要表现乏力、纳差、腹胀、两胁不适、尿色深黄,兼有低热、口干咽燥、头晕目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燥,女性患者可有月经不调。查体可见面色晦暗、脾脏增大,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湿热内蕴。
1、血常规:在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常在4.0×109/L(4000)以下,血小板多在50×109/L(50000)以下,多数病例呈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病例可为大细胞性贫血。
2、尿检查:有黄疸时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
3、腹水常规检查:腹水为漏出液,密度1.018以下,李氏反应阴性,细胞数100/mm3以下,蛋白定量少于25g/L。
4、肝功能试验:肝脏功能很复杂,临床检验方法很多,但还难以反映全部功能状态,各种化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治疗指征主要根据炎症活动程度,而非肝功能受损程度。如若病人出现症状明显,病情进展快或γ球蛋白≥正常值的2倍,以及谷草转氨酶≥正常值5倍、谷丙转氨酶≥正常值10倍等情况时,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经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65%的病人可获得临床、生化和组织学缓解。有肝硬化和无肝硬化病人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和90%,因此,有必要严格规范用药。
中医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时有自己的特点。济南中医肝病医院的专家们发扬中国传统医学,挖掘祖国医学宝库,结合千年中医治疗肝病之精华,经过30余年对脂肪性肝硬化多层次、全方位、多学科的潜心研究,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对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病机理,全貌有了崭新的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七十六变扶正还原疗法”。
1、全面准确评估病人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病人情况,包括不适症状、职业、文化,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系统的、有效的护理计划,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个性化护理,男性病人敌对现象明显,一方面耐心地劝慰病人,同时,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劝慰他,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病情较严重的病人,常常产生各种疑虑,失去治愈的信心,护士应向病人说明病情演变过程的复杂性,并在征得主管医师同意的情况下,及时将治疗好转的信息反馈给病人。
2、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心,找到自我价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正确运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
3、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与家属合作,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同时应详尽地向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取得家属配合,并在告知家属在探视时谈论话题不要常常集中在病情上,要以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和支持病人,家庭成员要多理解病人,多探视病人,不要流露出厌烦、恐惧情绪。
4、加强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其中包括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药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服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饮食治疗方法,以及疾病传播途径等,使患者改变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教会病人及家属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1、严禁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的摄入,如猪板油等; 4.粗硬食物、煎烤食物、带碎骨的禽鱼类,要严格控制,以免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