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又称低眼压性青光眼。是具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房角开放,而眼压始终在统计学正常范围内的一种青光眼。多见于40岁以上者,单眼或双眼发病。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正常的开角青光眼。致病因素复杂,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该病与全身性心血管疾病、低血压、贫血或其他血液方面的异常有关。由于该病多无自觉症状;所以不易早期发现。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与遗传因素,血管疾患以及局部解剖因素等有关。

(二)发病机制

正常群体中眼压的统计学显示眼压水平并非标准正态分布,而呈轻微左偏态,年龄大于40岁的人群中尤其如此,眼压正常与否不再单纯依据一般群体统计学正常范围的含义,需要重视“个体耐受眼压”,因此,对于任一患者,正常眼压规定为不超过正常群体眼压统计学的上限界值,具有很强的人为性,进而,同时考虑到正常范围的跨度为10~21mmHg(上限是下限的2倍),采用其上限衡量所有患者的眼压正常与否,显然是有失于偏颇的。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使“眼压升高与视神经损害间因果关系”的传统理论受到挑战,从而被视为血管或缺血学说的支持者,但缺血学说自身在病理生理学上对视神经的特征性损害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许血管性病变的作用仅仅在于降低了视神经对压力性损害的抵抗能力,近年的基础研究表明,视神经损害的病理改变实质上为视网膜节细胞凋亡,而临床研究表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视神经损害也是眼压依赖性的,分析迄今的多种研究成果认为:视盘筛板的组织学差异及其发育性缺陷和退行性改变及其与眼压间关系的失衡可能是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的起始因素,即:筛板上下两区域结构薄弱以致不能承受正常水平的眼压,导致此处发生轴浆传输阻滞,进而引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剥夺,结果启动上下弓形区内节细胞的凋亡,在眼底的解剖形态学上呈现为上下弓形区内神经纤维层缺损以及视盘上下盘沿的缩窄和视杯纵向的扩大加深,而在功能上呈现为相应部位和形态的视野缺损。

关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致病基因,2002年发现了视神经病变诱导蛋白基因(optineurin,OPTN),基因位点为10p13,此外1998年发现的GLCIE,属于眼压正常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基因位点为10p14~p15。

展开
预防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其摄入量依人的胖瘦来决定,严禁烟酒。

 
展开
症状

内斜A征,视力障碍,眼干涩酸胀,易疲劳,眼底改变,眼痛,眼压突然迅速升高,视野缺损,眼胀


除没有眼压升高外,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在各方面相似于HPG。

1.症状

正常眼压青光眼的发病隐蔽,早期绝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如眼酸,眼胀,眼痛,用眼容易疲劳等,患者常常由于其他原因就诊,晚期当视野严重缺损时,患者可主诉视力下降或视力障碍,由于这些患者眼压正常,而且在不伴有其他眼病时,中心视力常较好,因此若不能对视盘,视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野进行详细检查及密切随访观察则极易漏诊,不少患者是因其他眼病就医而进行常规眼底检查时或例行健康体检时被发现的。

部分NPG患者有近视性屈光不正,低血压及其他全身性血管疾患,如:偏头疼,糖尿病等,少数患者有血流动力学危象,如休克,心肌梗死,大出血等造成的急性低血压史,但是也有许多患者无上述病史,NPG患者的家族史研究较困难,但仍有许多研究报告了NPG患者具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常有同一家族多例NPG和HPG患者,提示二者间存在某种尚不明了的关系。

2.体征

参照HPG,主要集中在下列4个方面:

(1)眼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眼压虽然处于正常范围,但具体水平不一,临床上不同患者中眼压水平既有接近正常范围上界者,也有接近下界者,平均处于16mmHg附近,恰是正常群体眼压范围的均值,国外文献报道大多数患者的眼压接近上界,从生理学上看,眼压是否正常,除绝对值外,还体现在昼夜曲线的波动幅度和双眼对称性等方面,但迄今主要着重其最高值,关于眼压峰值,多数认为出现于夜间,原因在于睡眠状态的体位致使巩膜上静脉压升高,至于后2项指标,从有限的临床资料上看,患者昼夜眼压的分布双眼对称,波动形态呈单峰式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约4mmH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眼压的各种表现与一般人群正常眼压的生理状态完全一致,在疾病过程中保持正常和稳定。

(2)眼底改变:眼底改变作为结构性改变,包括视盘改变和RNFL改变2个方面,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相对于HPG,眼底改变有无异同,各家研究结果不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中视盘损害更多地表现为盘沿缩窄和切迹以及旁视盘脉络膜视网膜萎缩(PPCA)和盘沿出血,从临床上看,盘沿出血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视盘损害中相对常见,有时是最早可见的一个体征,可以反复出现,多见于视盘的颞下或颞上盘沿区域,呈条片或火焰状,骑跨于盘缘上,出血及其反复提示视神经组织损害的发生或进展,某些研究根据视盘表现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分为2种情况:

①老年硬化型:主要见于伴有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盘沿呈苍白浅斜坡状。

②局灶缺血型:盘沿有局灶性深切迹,位于上极或下极。

(3)视野损害:视野损害属于功能性损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HPG间视野损害在部位和形态上有无不同,迄今也无一致意见,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相对于HPG,早期视野缺损多呈局灶性,程度更致密,边界更陡峭,部位更靠近甚至侵入中心固视区。

(4)虹膜角膜角:对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虹膜角膜角无疑是开放的,从房水循环的病理生理学上分析,如果虹膜角膜角关闭作为原因预先存在,则不可能还有作为结果的“眼压正常”,应注意虹膜角膜角开放在解剖上存在既可以“宽”,也可以“窄”的2种情况。

展开
检查

免疫学异常:NPG患者的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率较高,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关节炎或雷诺病等,有人发现NPG患者异常补体因子较高,但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未能证实自家免疫性疾病与青光眼有关。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显示大部分NPG患者都有视杯的充盈缺损,并且多呈节段性弱荧光,说明存在视盘缺血,阶段性荧光充盈缺损的部位常出现相应的盘沿切迹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部位,且视盘的充盈缺损出现在视野损害之前。

2.眼血流检查

早期有学者报告NPG患者的眼动脉压,眼动脉舒张压低于可疑青光眼患者,也有报道说NPG的舒张期灌注压可能偏低,后来认为NPG患者的眼动脉压和灌注压与正常人并无明显差别,且灌注压易受血压影响,而根据眼动脉搏动振幅和动脉血流测出的睫状脉络膜血管的阻力更能反映血液供应的情况,有研究表明NPG患者的眼脉搏振幅低于正常眼,其睫状脉络膜血管网阻力高于正常人2~3倍,由于阻力增加而使血流减少,也有学者报告NPG患者的眼脉搏振幅与正常人没有不同,目前关于NPG患者的眼血流情况尚无较一致的意见,各家报道结果也不很一致,但多数研究认为NPG患者的眼血流量可能较正常人减少。

3.激发试验

NPG患者的激发试验有皮质激素升压试验和饮水试验及冷刺激激发视野检查,冷刺激激发试验为比较患者正常情况下的视野与一只手或脚放入4℃冷水中10min后的视野,平均缺损下降10%为阳性,约25%的NPG患者有阳性反应,因为此试验可检测血管的紧张性,因此可能有助于判别NPG患者使用血管扩张药是否有效。

4.其他眼部特点

NPG患者的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且眼球后段较正常人大,较长的眼轴易使眼球壁硬度偏低,且倾向于有较大的杯盘比值,对青光眼损害的易感性也较大,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扩大,视盘被不规则地牵拉,延伸,导致视盘形态异常,扩大并发生倾斜,牵拉作用降低了筛板对眼压损伤的耐受阈值,使介于或接近生理值的眼压足以引发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

5.全身情况

(1)血压:NPG患者的视神经损害是否与血压异常有关,目前尚无定论,NPG患者中低血压特别是低舒张压或正常血压的人较其他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多见,NPG患者中有急性低血压病史或血流动力学危象的发生率比NPG对照组高。

(2)血管疾患:人们普遍认为NPG与血管疾患有关,NPG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颈动脉疾患(狭窄或钙化)与NPG关系密切,通过测量颈动脉与眼动脉血流证实眼血流下降与视神经损害有关,但两者间的关系尚未十分明了。

(3)血液流变学:有研究表明NPG患者的全血黏稠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高于正常人,凝血及纤溶系统异常的发生率也较高,血液呈高凝状态。

展开
治疗

治疗

1、降眼压治疗:一般认为眼压降低至15mmhg以下,视野损害进展速度可明显不同。可选用降眼压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手段降低眼压。

2、改善视盘的血液灌注:可以通过提高视盘供血、改善微循环,防止视神经纤维的缺血损害,常用药物包括血管扩张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中药如银杏叶制剂、血栓通、川芎嗪。

3、视神经保护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一般可选用维生素B6、B12,弥可保、热休克蛋白激动剂以及中药制剂等。

预后

此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降低眼压仅能延缓疾病进展,目前各种手段尚不能完全控制疾病进展。

展开
护理

多服用一些有利水作用的赤豆、金针菜、米仁、西瓜、丝瓜等。 麦芽、蛋黄、植物油、黄豆、花生、莴笋、绿叶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e;粗粮、豆类、内脏、瘦猪肉等富含维生素b1;动物肝及绿叶菜等含有维生素b12,都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抗癌元素的食物; 2宜吃富含高钙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忌吃刺激的饮料; 3忌吃容易胀气的食物。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