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眼睑闭合不全指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眼球暴露,又称兔眼。导致眼睑闭合不全最常见原因为面神经麻痹,其次为瘢痕性睑外翻,另外,眼眶容积与眼球大小的比例失调,全身麻醉或重度昏迷时均可发生眼睑闭合不全。少数正常人睡眠时,睑裂也有一缝隙,但角膜不会暴露,称为生理性兔眼。眼睑闭合不全轻者引起结膜充血、干燥、肥厚和过度角化。重者因角膜暴露,表面无泪液湿润而干燥,导致暴露性角膜炎。通常,根据眼部临床表现,眼睑闭合不全诊断并不困难。治疗方面,首先针对病因,轻者保守,重者必要时手术。

病因

后天疾病因素(25%):

引起严重睑外翻的各种因素,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功能 。

先天性遗传因素(25%):

先天发育不好,遗传基因突变都可能导致先天性眼睑缺损。

生理因素(25%):

眼球增大或眶内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眶内炎症、眶内肿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环境因素(25%):

全身麻醉、昏迷或衰竭的病人,角膜失去知觉,瞬目的反射消失,也可出现功能性睑闭合不全。

展开
预防

一般在进行眼部矫正手术预防,首先加强眶隔膜,提紧眼轮匝肌,最后去除多余的皮肤。然而,有部分医生,错误地把眼袋的矫正,认为是皮肤的提紧,而忽视眶隔膜及眼轮匝肌的缩紧。如皮肤去除量合适,而未处理眶隔膜及眼轮匝肌,眼袋将很快复发。如果皮肤去除过多,就会适成下睑外翻。近几年,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眼袋的矫正手术效果,眶隔的加强,眼轮匝肌的提紧比皮肤去除,显得更为重要。

展开
症状

睑结膜泪阜区灰黑色肿物,泪溢,角结膜干燥症,结膜充血,角膜溃疡


轻者用力闭眼尚能闭合,睡眠时因眼球上转(Bell现象),仅下部球结膜外露,故不会造成严重损害;较重者,结角膜长期暴露,结膜充血肥厚,有膜干燥混浊,上皮脱落,出现角膜溃疡。称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 keratitis),重者可失明。另外因泪点不能与泪湖接触而溢泪。

展开
检查

眼的一般检查,包括眼附属器和眼前段检查。

展开
治疗

①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针刺疗法可能对部分面神经麻痹患者有效。瘢痕性睑外翻者应手术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球突出时可考虑对垂体及眼眶组织行紧急放射治疗,减轻组织水肿,制止眼球突出;否则可考虑眶减压术。

②按病因治疗,在病因未去除前,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角膜。对轻度患者结膜囊内可涂抗生素眼膏,然后牵引上下睑使之互相靠拢,再用眼垫遮盖。或用“湿房”保护角膜,方法是用透明塑料片或胶片做成锥形空罩,覆盖于眼上,周围以粘膏固定密封,利用泪液蒸发保持眼球表面湿润。重症者行睑缘缝合术。

展开
护理

鼓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病应静卧休息,一般要避免吸烟、饮酒。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营养神经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肌腱类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具有麻痹神经的食物; 2.忌吃寒性的食物; 3.忌吃含有神经毒素类的食物。


食疗方

1.脾胃湿热复感风邪

证候:下胞睑外翻,睑内红赤,白睛干燥,眵泪俱多。全身可有胸闷脘痞,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

①辨证:以下胞睑外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辩证要点。

②病机:胞睑内应脾胃,脾。胃湿热上蒸,气血瘀滞,复感风邪,风牵睑出,故睑皮外翻。湿热蕴脾,阻滞气机,脾失健运,故胸脘痞闷,食少倦怠,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内盛之征。

治法:清热疏风,健脾除湿。

方药:除湿汤或黄芪汤加减。除湿汤:滑石25g,车前子12g,薏苡仁、干地黄各30g,茯苓15g,白鲜皮、苦参、连翘、银花各12g,荆芥、防风各 10g,甘草6g。若痒甚加生地、赤芍、丹皮。若湿烂甚加白芷、地肤子。黄芪汤:黄芪、茺蔚子各60g,防风45g,地骨皮、茯苓、川大黄、人参、黄芩各 30g,甘草15g。

2.肝风内动

证候:胞睑外翻,突然发生。久则白睛干燥发红,黑睛混浊生翳,泪出汪汪。常伴有手足不利,步态不稳,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辨析:

①辨证:以睑皮翻出,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肝风内动,挟痰阻络,外急内弛,风牵睑出。阻于肢体、口面故见手足不利、口眼歪斜。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皆为肝风内动之征。

治法:驱风通络解痉。

方药:排风散加减。天麻、桔梗、防风各60g,乌梢蛇、五味子、细辛、赤芍、干蝎各30g。上为细未,每服3~4.5g,食后,米饮调下。可加当归、郁金、川芎行气活血以助通络。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