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骨原发性恶性血管内皮瘤又称血管肉瘤或血管内皮肉瘤,极为少见。最早是Kokodny于1926年报道,至1971年国外文献仅达百例,国内少见报道。Huvos提出的定义是指“于肿瘤中形成不规则但互相吻合的管腔,以一层或数层不典型内皮细胞为边界,具有间变不成熟表现的肿瘤细胞”。Spjut提出:“血管内皮肉瘤系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骨的血管系统细胞或其前体细胞,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表现,并有形成弯曲而互相吻合的血管倾向”。本病占骨肿瘤的0.1%~0.4%,占恶性骨肿瘤的0.5%~1%,占原发性脊柱肿瘤的4.2%。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10~40岁者占70%。此病多为单发,偶有多发,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脊柱少见,主要位于胸,腰椎及骶椎,颈椎偶见个案报道。肿瘤由骨血管内皮细胞或向内皮分化的间叶细胞所组成,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常较早发生肺转移。

病因

与其他肿瘤一样,无确切的病因。

肿瘤呈暗红色,无明显包膜,质地韧,血管丰富,镜下可见其特征表现为许多不规则相互吻合的血管腔,常衬以单层或多层不典型的幼稚细胞,并伴有低底分化或间变的组织团块,内皮细胞可为芽状,使肿瘤呈乳突状,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有彼此吻合倾向。

展开
预防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展开
症状

血管增生,全身性血管损害,血管硬化


好发部位为头面部皮肤,乳房,大腿深部肌肉,其次为腹膜后,躯干及四肢皮肤,本瘤恶性程度较高,常在早期即可经血循环转移至肝,肺,骨,经淋巴可转移至引流区淋巴结。

展开
检查

1.肉眼所见皮肤的血管肉瘤常位于真皮内,呈圆形或卵圆形的紫红色结节,平均3cm大小,有时肿瘤周围可见卫星小瘤结,侵及表皮时可形成溃疡伴有出血,发生于深部肌肉者,瘤体更大,肿瘤边界不清,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切面大部肿瘤兼有灰白色的补发灶及含血的海绵样区。

2.镜下所见瘤细胞形态呈梭形,卵圆形,瘤细胞围成不规则的,相互吻合的,裂隙状或分支状血管腔,除少数生长迅速的瘤细胞可突破基底膜外,瘤细胞均位于膜内,为本瘤的特征性图像。

3.X线检查 往往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溶骨性改变,可局限于骨松质,骨髓腔,也可为松质骨及皮质骨同时受累,破坏区呈单个或多个适亮区,呈现虫蚀状,斑片状,边界不清,无反应性新骨增生,少见骨膜反应,在高度恶性者,肿瘤内无骨小梁,边缘不清,皮质骨可被穿透,侵及周围软组织。

展开
治疗

一般多采用放射治疗,对早期低度恶性者效果好。手术治疗适用于脊髓压迫明显需减压者,以及病灶位于脊椎骨附件易于切除者。术后仍应辅以放疗。

本病恶性程度高,常较早发生肺转移,一般预后不佳。少数病变发生缓慢,术后可存活数年。

展开
护理

(1)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少食多餐对消化道癌症病人更合适。

(2)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饮食,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常吃含有抑制致癌作用的食物,如苤蓝、卷心菜、荠菜等。

(4)不吃盐腌及烟熏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的食物。

(5)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

(6)食物应尽量保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饮食。

(7)不暴饮暴食,不过多摄服冷饮、冷食。

(8)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胶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铁元素丰富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2.忌吃扩张血管的食物; 3.忌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