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又名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本病是肩臂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病因

解剖因素(30%):

胸廓出口综合征因解剖因素造成韧带,骨、肌肉对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压迫引起,临床观察发现经常提拿重物的人可以引起肩带肌肉和韧带肥厚,从而引起神经血管束的压迫症状,经常过度外展上肢的工人或某些体育运动员,长期处于含肩头向前伸的体位的工作人员,老年人和驼背的中年人易于出现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症状。

异常骨质(25%):

压迫神经管的原因有异常骨质,如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或锁骨两叉畸形,外生骨疣,外伤引致的锁骨或第1肋骨骨折,肱骨头脱位等情况,此外有斜角肌痉挛,纤维化;肩带下垂和上肢过度外展均可引起胸廓出口变狭窄,产生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受压迫症状,此外上肢正常动作如上臂外展,肩部向后下垂,颈部伸展,面部转向对侧,以及深吸气等也可使肋锁间隙缩小,神经和血管受压迫的程度加重。

 

展开
预防

避免用肩扛重的东西,因这样会压迫锁骨,且增加在胸出口上的压力,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使肩部肌肉强壮, 下面介绍四个练习,每日每种练习各做10次,重复两次。

1. 在角落伸展:站在角落里,大约离开一英尺左右,两手放在两面墙壁上, 身体向角落靠,感觉到脖子有牵拉为止,坚持5秒钟。

2. 脖子伸展:左手放在后脑勺上,右手放在背后,用左手将头部向左肩靠,右边脖子有牵拉感为止,坚持 5 秒钟, 换手再向相反的方向练习。

3. 肩关节活动训练:耸肩,然后向后,向下运动,类似肩关节做圆弧形运动。

4. 脖子收缩:向地笔直地昂起头,保持下颚位置,坚持5 秒。

 

展开
症状

疲劳,乏力,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功能受限,手麻,静脉曲张,感觉障碍,腕管综合征,胸廓塌陷畸形,血管杂音,发绀


某些患者疼痛是不典型的,累及前胸部和肩周区域,甚至出现假性心绞痛的症状。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当尺神经传导速度低于48m/s时,强烈提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而肩部、上肢、手部的症状通常可以提供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线索。动脉受压的症状包括上肢和手部皮肤冷、疼痛、无力或易于疲劳,疼痛的症状通常是弥漫性的。部分患者出现雷诺现象,通常是单侧的,并且当上肢过度外展、头部旋转和手提重物引起。

展开
检查

1.X射线检查 :常规X射线拍颈椎正侧位片及上胸部正位片,以便确定有无颈肋或上肺部肿瘤,锁骨或第1肋畸形等,颈椎和胸部的X线检查有利于发现骨性异常,特别是颈肋和骨骼的退行性变化,如果存在有骨质增生和椎间隙变窄,需要拍摄颈部CT以除外椎管和椎间孔变窄和其他病变侵袭骨性结构引起的症状。

2.血管造影 :对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或选择手术有一定价值,但不是常规检查的方法,而是体位检查阳性进行印证的手段,动脉造影的绝对适应证是怀疑有上肢动脉瘤,粥样斑块,颈肋压迫动脉和严重动脉痉挛手指缺血或栓塞者,静脉造影对显示了静脉血栓,证明围绕阻塞静脉的重要侧支血管的状态是必要的。

展开
治疗

西医治疗 :对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可通过休息和适当的体位来治疗,即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将双上肢交叉抱于胸前并略抬双肩的体位,有利于使臂丛神经处于放松位,颈椎牵引对部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能是在牵引体位时颈部肌肉放松,减轻了对臂丛神经的压力。

(1)保守治疗

1.口服地塞米松,强的松和消炎痛等药物。

2.理疗:锁骨上窝采用透热疗法或碘离子透入。

3.肩带肌肉锻炼的体疗和颈部牵引等。

(2)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是解除对血管神经束的骨性剪刀样压迫,必须截除第1肋骨全长和解除有关压迫因素,使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下移而又不产生畸形并发症。

 

展开
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肢体缺血加重,采取一切措施,减轻神经、血管受压,加强卫生宣教,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如症状较轻,无神经损伤症状,适当休息,悬吊患肢,不提重物,肩部可作耸肩活动,局部热敷、按摩,前斜角肌肉行奴夫卡因封闭。试行1个月左右,如症状加重,影响生活与工作,应行手术治疗,适当给予体育疗法、理疗,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含维他命A的食物; 2、宜吃含维他命B的食物; 3、宜吃含维他命C,钙、铁的食物; 4、宜吃素淡果品之类; 5、宜吃清润之品。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肥甘滋腻之品; 2、忌食腥发之物。


早餐应吃好,保证有充足的营养和热量来维持旺盛的精力,中餐宜多食蛋白质高的食物,晚餐则清淡些,多吃些含纤维素高的食物,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防止近视或其他眼部疾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