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心脏穿透伤约占住院胸部伤总数的2.8%~12%,心脏各部位均可受伤,但损伤率与各心腔在前胸壁暴露范围有关。心脏穿透伤的住院死亡率以往在枪弹伤为60%,在刀刺伤为15%。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取决于受伤机制, 即穿透物的性质、大小和速度;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损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以及心包裂口的情况。

病因

可为枪弹伤,弹片伤或刀,剪等锐器刺伤,此外尚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操作所引起的医源性损伤。

展开
预防

该疾病属于意外伤害,无有效预防措施。主要就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加强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力损伤。

展开
症状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包破损伤,脉搏细速,发绀,低血压,收缩压下降,心包内出血,心包压塞,心脏功能突然失代偿


心脏穿透伤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一方面取决于受伤机制, 即穿透物的性质,大小和速度,例如,火器伤所致者80%以上现场死亡,而刀刺伤约半数仍可到达医院;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损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以及心包裂口的情况,心包裂口足够大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失血性休克,甚至迅速死亡,心包裂口小,或被周围组织(如心包外脂肪,肺等)或血块所堵塞,心脏出血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使心脏舒张受限,腔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和心排出量减少。

枪弹伤引起的心包裂口较大,主要表现为失血性休克,而刀刺伤的心包裂口容易被堵塞,80%~90%发生心包填塞,心包填塞有利于减少心脏出血,病人生存机会反而较有出血但无心包填塞者为多,然而,如不及时解除,则很快导致循环衰竭,当心脏伤口很小时可自行闭合而停止出血。

展开
检查

①X线:由于心包渗液或心包腔积血,心影可普遍增大。胸片能显示有无血胸,气胸,金属异物或其他脏器合并伤, 超声心动图对心包填塞和心脏异物的诊断帮助较大,且能估计心包积血量。

②心电图:可呈现类似心包炎的ST-T改变,并可出现早搏,房颤及传导阻滞等。

③化验检查,血清GOT及LDH可升高,血沉增快。

展开
治疗

治疗

送到急诊室的心脏穿透伤伤员可分为4类:

①死亡:入院前已无生命体征。

②临床死亡:送院途中有生命体征,入院时无生命体征。

③濒死:半昏迷、脉细、测不到血压、叹息呼吸。

④重度休克:动脉收缩压小于10.7Kpa(80mmHg),神志尚清。   

上述4类心脏穿透伤伤员中第一类是救不活的,第二、三类需立即开胸复苏。第四类可先扩容再开胸,如情况不改善也必须立即开胸复苏。   

急救和复苏措施包括:

①迅速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②建立大口径静脉快速扩容通道,快速静脉输血补液提高心脏充盈压。

③同时建立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

④如有血气胸,予以闭式引流。

⑤疑有心包填塞者立即行心包穿刺,诊断并解压。

⑥若心包穿刺未抽出血液,临床上又高度怀疑心包填塞,可紧急在局麻下进行心包开窗探查术探查心包腔,放入减压引流管。

⑦已经心跳停止者需行开胸心脏复苏,胸外按压不仅无效,且能加重出血和心包填塞。

 心脏穿透伤均应手术修补。术前准备以快速大量输血为主,适量给予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刺入心脏并仍留在胸壁上的致伤物(如尖刀)在开胸手术前不宜拔除。术后加强心电图和血液动力学监护,以及复苏后续治疗。注意观察有无继发性出血、残余症和并发症。常规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和抗菌素(头孢噻啶,先锋霉素Ⅴ,氧氟沙星,甲哨唑)。

预后

影响穿透性心脏外伤预后的因素包括:损伤后解剖生理因素,临床类型和分期的影响以及医疗干预措施,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应综合考虑,力求及时地做出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展开
护理

护理措施

(1)快速评估伤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面色。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 监测,神志、面色的观察,受伤部位和程度的评估,迅速对伤情做出判断,配合 医生共同采取抢救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建立口咽通气管、气管 插管等人工气道,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严密持续监测末梢血氧 饱和度,以了解患者缺氧及供氧情况。同时将患者体位安置为头高脚低 20° ~25°小斜坡位,以降低心包积血对排出量的影响,减少对肺的压迫,有利于肺 扩张,增加气体交换,减轻患者呼吸困难。

(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最短时间开放多条静脉通道以保证输液输血及用药 需要,积极抗休克治疗。

 (4)立即采血样备血,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人全血血浆或血液代用品等 胶体液和晶体液,以维持循环的稳定,为稳定病情赢得时间。

 (5)留置导尿管,并记录尿量及性质,以通过尿量的多少所反映肾脏微循环的 灌流量,观察休克。

 (6)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开通手术绿色通道,变化,以防意外发生。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止血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活血的食物,如红糖、红枣、甘蔗; 2.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白酒、黄酒、辣椒; 3.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鸡。


保护心脏患者宜食

1、坚果类: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2、薏苡仁:属于水溶性纤维的薏苡仁,可以加速肝排除胆固醇,保护心脏健康。  

3、黑芝麻:黑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  

4、黄豆: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和胆固醇代谢。  

5、玉米: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高达六成的亚麻油酸,是良好的胆固醇吸收剂;玉米放在中药里则有利尿作用,并有帮助稳定血压的效果。  

6、马铃薯:该食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其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中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多伴有低钾倾向。常吃马铃薯,既可补钾,又可补糖、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等。  

7、菠菜:本品丰富的叶酸,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菠菜中的铁以及微量元素,还可起到补血之作用。  

8、芹菜:芹菜所含的芹菜碱,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吃芹菜要吃叶子,因为叶子才是营养精华所在。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芹菜也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够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9、木耳:食用木耳能刺激肠胃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结物质,对于动脉硬化、冠心病及阻塞性中风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10)海带:海带属于可溶性纤维,比一般蔬菜纤维更容易被大肠分解吸收运用,因此可以加速有害物质如胆固醇排出体外,防止血栓和血液黏性增加,预防动脉硬化。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