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所引起的综合征,营养物质的吸收必须经过充分的消化作用。因此,广义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消化不良与吸收不良,故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可引起本综合征,但其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结果往往相似,吸收不良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脂肪吸收障碍最具特征。

病因

病因(35%):

胆汁或胰液分泌不足、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小肠运动障碍、小肠血循环或淋巴循环障碍、小肠本身的病变以及现场黏膜丧失等。

展开
预防

对于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由胆道系统及胰腺疾病所引起的吸收不良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胃肠道手术处理不当也是引起消化吸收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慎重处理手术伤口,此外还应注意预防寄生虫等的感染。

展开
症状

腹痛,腹部不适,吸收不良综合征,腹胀,腹鸣,乏力,消瘦,蔗糖-异麦芽糖吸收不良,食欲不振,腹泻


吸收不良综合征由于营养物,维生素,电解质吸收障碍,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临床表现有:

一、腹泻及其他胃肠道症状

腹泻为主要症状,且最具特征,每日排便3-4次或更多,粪量多,不成形,色淡有油脂样光泽或泡沫,有恶臭,也可为水样泻,少数轻症或不典型病例可无腹泻,伴有腹鸣,腹胀,腹部不适,但很少有腹痛,部分病人可有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

二、营养缺乏症状

腹泻发生后,由于蛋白质丢失及热能供应不足,患者逐渐感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可出现贫血,下肢浮肿,低蛋白血症。

三、维生素及电解质缺乏症状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维生素缺乏或电解质不足的症状,如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障碍可有骨痛,手足搐搦,甚至病理性骨折;维生素B族吸收不良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周围神经炎等;维生素B12叶酸及铁吸收不良可引起贫血;钾离子补充不足可加重无力,软弱,生理少尿,夜尿等。

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除上述吸收不良表现外,还具有原发病表现。

展开
检查

一、粪脂肪检查

(一)苏丹Ⅲ染色镜检:正常时粪中不出现脂肪滴,如>10滴/高倍视野,示脂肪吸收不正常。

(二)粪脂定量:正常<6g 24="">6g/24小时,可诊断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脂肪平衡试验

每日摄入试验餐,含脂肪70克以上,连续6天。收集后72小时(第4-6天)粪便测定脂肪含量,计算吸收率。

脂肪吸收率= 摄入脂肪(后3天)-粪脂(后3天)/(摄入脂肪)×100。

正常值:>95%,低于正常指示脂肪吸收障碍。

三、D-木糖吸收试验

D-木糖(D-Xylose)为一种戊糖,口服后不经消化酶分解、直接经空肠粘膜吸收,不在体内代谢,从肾排出。如肾功正常、测定尿内D-木糖排出量可反映小肠吸收功能。方法:空腹口服D-木糖5g,收集5小时尿,测定尿中D-木糖。正常值:>1.25g(25%),1.0~1.2g为可疑,<1.0g(20%)为异常。

四、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反映回肠吸收功能,先注射维生素B121000ug,使体内饱和,口服60钴标记维生素B122ug,收集48小时尿,测定60钴量,正常值:>8-10%,2-7%为中度吸收不良,<2%重度吸收不良。多用于检查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五、BT-PABA(又称胰功肽)试验

苯甲酰-L酪氨酸-对氨苯甲酸(BT-PABA)口服后,在小肠经糜蛋白酸酶分解,游离的对氨苯甲酸易被小肠吸收,经肾排出,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可反映胰腺外分泌功能,正常值:55~75%。

六、钡餐X线全消化道检查

可了解小肠分泌与运动功能及有关病变,如肠管扩张,狭窄、粘膜皱襞改变、憩室、瘘管等。

展开
治疗

一、饮食控制:最好采用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的低脂肪饮食。

二、补充控制: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

三、对症处理:对于某些症状特别明显的患者,可在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饮食和给予充治疗的基础上,作酌情的对症处理,以缓解症状。

四、抗感染:对伴有继发性感染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展开
护理

护理措施

1. 加强病情观察

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次),以利于及时反馈医师的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协助医师和营养师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餐,以避免消化道负担加重;对可疑麦胶过敏者尽量选用无麦胶的食品如米粉等;对恶心、厌食及体质较差者给予全流或半流质食品,少量多餐,根据进食后的反应随时调整食物的数量和品种;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无刺激性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腹泻发作期间,每天脂肪量低于40g,保持食物清、淡、稀、烂,逐渐增加蔬菜泥、肉沫和稀粥等。

3.静脉高营养的护理

卧床不起和恶液质患者,治疗初期只能靠静脉补充营养物质,这种状态一般需持续1~2周,目前多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每天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保证整个疗程的顺利进行:①穿刺前向病人和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配合;②选择中粗静脉,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③输入脂肪乳和17种氨基酸时可以并联,而17种氨基酸和10%葡萄糖液可以串联,这两种输液方式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误诊误治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大多有焦虑感,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尤其是5例出现恶液质的患者表现出表情冷淡、易怒,甚至有轻生的念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与患者家属一起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和家属都熟悉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协助医师给患者做各项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尽早开始治疗。③病情较重者做好基础护理,做各种特殊检查前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感。④护士与患者多交谈,了解患者想法,尽量满足其要求。⑤技术操作动作轻柔,说话和气,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可以信赖。

5.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此类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很低,因此预防感染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②每天病室内紫外线照射2次,桌子、地面用1%金星消毒液擦洗。③每日2次口腔护理;④加强皮肤护理,恶液质患者应用多功能气垫床,每2h协助患者翻身1次,每日擦身更衣,保持床单位清洁。⑤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期间每日协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两次,每次30min。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含有双歧杆菌丰富的食物;2.宜吃含有乳酸杆菌丰富的食物;3.宜吃含有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燥性的食物;2.忌吃干燥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忌吃含糖高的食物。


1、高蛋白、高能量、低脂半流质或软饭,蛋白质100g/d以上,脂肪40g/d以下,总能量为10.46MJ(2500kcal),选择脂肪含量少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蛋清、豆腐、脱脂奶等。植物油不宜多,腹泻严重者可给中链脂肪酸,严重者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或要素膳及匀浆膳,以保证能量及正氮平衡。

2、补充足够维生素,食物补充外,必要时注射补给。结合临床症状,重点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等。

3、注意电解质平衡。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