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又称Wilkie病,压迫性肠梗阻,系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多为体型瘦长的中青年女性,也见于体重快速下降、长期卧床或有脊柱前突的病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上腹痛及呕吐,严重者需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病因

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三者的解剖特点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位于腹主动脉及其向前的分枝有-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之中,十二指肠的前方为斜行的肠系膜上动脉,其后为腹腔动脉和脊柱,通过血管造影正常人夹角为47~60°,当肠系膜过长过短,内脏下垂,脊柱前倾以及肠系膜上动脉本身的变异等均可造成,肠系膜向下牵拉,使夹角变小,常<6~25°而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形成肠管的狭窄,而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展开
预防

对伴有发热,特别是儿童及青壮年,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预防发生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疾病。

展开
症状

机械性压迫,腹胀,消瘦,恶心,脱水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加重,俯卧位,侧卧位时减轻,和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压迫征象,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小时一般可做出诊断。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展开
检查

1.肠道X线造影:在缓解期多无异常发现,在发作期可见十二指肠压迫征象,于第三段的(水平端)中心处呈纵形刀样阻断或呈瀑布状下落,钡剂通过缓慢,可在十二指肠停留6小时以上,近端有肠管扩张,并与体位改变有关,20%可伴有胃扩张。

2.B型超声检查:有人认为定时超声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型超声显示“斗形”或“葫芦形”图像。

 

展开
治疗

症状轻微者应控制饮食、卧床休息,最好采用俯卧位、侧卧位,恶心呕吐明显者静脉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经对症处理多数患者可逐渐缓解症状。经内科治疗无效和时可行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或Treitz韧带松解术,疗效满意。

预后:本病预后良好,常在3~4天内自然缓解。

展开
护理

术后不宜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淡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生冷的食物; 2.忌吃油腻的食物; 3.忌吃寒凉的食物。


一、适宜饮食:

1.术后一周可吃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鱼、烩鲜嫩菜末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4.宜吃加工或烹饪精细的食物,以利咀嚼及消化。全蛋每周可吃1—2个。奶类及其制品、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等六大类食物,宜多样摄取,才能充分的获得各种营养素。

5.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6.选用植物性油脂,多采用水煮、清蒸、凉拌、烧、烤、卤、炖等方式烹调;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

二、饮食禁忌:

1.术前忌食长膳食纤维、胀气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油菜、萝卜、土豆、红薯、黄豆、蚕豆等。

2.术后忌食油腻、粗糙、腥发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糙米、狗肉、羊肉、牛肉、熏鱼等。

3.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4.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5.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熏鱼、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