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氯酚钠(sodium pentachlorophenate)是目前用于血防灭螺的药物,并对蚂蟥、蟛蜞、果树害虫,真菌、细菌等亦有杀灭功能,还可作为木材防腐和农业除草剂,用途甚广,但对人、畜的毒性也大,大鼠口服本品急性中毒半数致死量为78mg/kg,成人由各种途径进入的急性致死量均为2g上下。 五氯酚钠刺激细胞氧化过程,阻抑磷酸化过程,以致氧化过程受刺激所产生的能量不能通过磷酸化过程转变为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形式予以贮存,而以热能散发,故出现临床一系列症状。
饮食污染五氯酚钠的食物(如粮食和毒死的禽,畜,鱼类等)和水以及吸入或沾染皮肤均可发生中毒,环境温度升高,可增加其毒性作用。
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①教育小儿勿在施药场所玩耍,这样可以减少小儿感染本病的机会。
②禁止食用被五氯酚钠污染的食物,水和毒死的禽,畜,鱼类。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洁卫生,提高食物的安全性。
③禁止在施药的水中洗手,足及游泳等。
④本品须妥善保管,防止小儿误触,误食。把五氯酚钠放在小儿接触不到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小儿误食。
恶心,腹泻,腹痛,抽搐,烦躁不安,乏力,昏迷,脱水,皮肤瘀斑,循环衰竭
接触或口服大量五氯酚钠中毒的病人多在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可于24小时内死亡,轻症或中毒早期表现头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乏力,下肢沉重及麻木感,肌肉疼痛,出汗,发热等,重症中毒则在出现早期症状数小时后,病情突然加重,患者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0℃以上,大汗,腹泻,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心率加快,烦躁不安,抽搐,极度疲乏无力,全身疼痛明显;部分病人有皮肤瘀斑,心肌损害,开始血压上升,以后下降,严重者常发生脱水,酸中毒,肺水肿等,最后可因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急性期后可有肝,肾损害的表现,吸入性中毒常发生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和间质性肺炎;皮肤接触五氯酚钠易致接触性皮炎,中毒患者血及尿中可以查出酚类化合物,常有血糖增高及糖尿,本品在体内代谢迅速,较快排泄,无蓄积作用,患者如能度过24小时,预后较好。
呕吐物,血及尿小可检出五氯酚钠,轻度中毒尿中排五氯酚钠可超过37.5umol/L,重度中毒可超过75umol/L;周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铰细胞升高,血钠,血钾偏低,血糖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基础代谢率增高,转氦酶升高。
本品代谢很快,救治措施应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对口服中毒的病人,应即催吐,并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继将牛奶或生蛋白注入胃中。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酌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并注意纠正其他电解质紊乱;若有肺水肿,则应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对高热抽搐,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如冰袋、冷湿敷、风扇等),亦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人工冬眠疗法。勿给解热镇痛药,防止增加出汗,引起虚脱。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及对症治疗。禁用阿托品类及巴比妥类药物,因前者可抑制出汗散热,后者可增加本品毒性。若污染皮肤可用肥皂水清洗,眼被污染,可用1%~2%硼酸水冲洗。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宜吃食物
1、宜吃低盐清淡的食物;2、宜吃排毒的食物;3、宜吃营养全面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腌制品;2、忌吃油炸、煎炸的食物。
饮食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藕粉,蛋花汤,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