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曲菌是一种能活动的,弯曲的微嗜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可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假体脓毒性关节炎和腹泻。
据信有3种弯曲菌对人有致病作用,胎儿弯曲菌能典型地引起成人菌血症,常发生于同时伴有好发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的病人.这些细菌也可引起复发性感染,若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有缺陷则这种复发性感染很难治疗。空肠弯曲菌可引起婴儿的脑膜炎,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可引起任何年龄人群的腹泻。弯曲菌是普遍能分离获得的细菌性病原菌,感染的腹泻病人中>90%可分离获得空肠弯曲菌。与野生的或家养的感染动物接触。摄入被污染的食品(特别是未烧熟的禽类食品)和水可引起暴发流行,但散发病例的传染源常不清楚。夏季空肠弯曲菌性腹泻的暴发流行与其后发生的(可达30%的病例)Guillain-Barré综合征之间存在相关性。
注意食品管理和饮水卫生,防止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做好牛奶消毒,病人排泄物的严格消毒。
腹泻,脑膜炎,不明原因发热,细菌性心内膜炎,腹痛,肝肿大
最常见的表现为肠炎,与沙门菌病及志贺菌病相似,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人群,但1~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腹泻为水泻,有时呈血性。粪便涂片经染色后可见白细胞。虽然腹痛和肝肿大也很常见,但复发后或间歇发作的发热(体温38~40℃)是全身性弯曲菌感染唯一始终有的症状。这种感染还可表现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脑膜炎或无痛性不明原因发热(FUO)。
必须作微生物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特别需要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应用标准培养基可从血液和各种体液中分离出弯曲杆菌,但若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则需用选择性培养基:应用7%溶解的马血清琼脂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和甲氧苄氨嘧啶(TMP)的Skirrow培养基。
1、常规检查粪便检查可为水样便或为粘液便,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脓细胞等,血常规种可见有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2、病原检查:
(1)粪便土建直接检查经革兰染色或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纤细的S形,螺旋形,逗点或海鸥展翅形杆菌,也可采用粪便悬滴,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动力。
(2)粪便培养将粪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在42°C微氧环境下培养可获得病原菌。
3、血清学检查应采用血清作凝集实验,检查O、H个k抗体,恢复期血清抗体销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有诊断。
采用正确的食品处理技术,尤其要注意各种禽类或其它动物性食品应烧熟煮透,不饮未处理的水(溪流、湖泊、池塘等)。不饮未经消毒的牛奶和乳制品。
食品从业人员要搞好厨房内的卫生。多数感染者在粪便成型后能回去工作,但要注意洗手,尤其在便后。准备食物前应彻底洗手。处理宠物粪便后应洗手。儿童不得接触动物粪便。
空肠弯曲菌可以通过饮水在鸡群中扩散,因此应给鸡群提供清洁的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可以有效预防鸡群家禽空肠弯曲菌感染。
弯曲菌感染中医治疗方法,暂无相关信息。
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急性期性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高热者可予物理降温,写严重并有脱水征患者应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空肠弯曲菌感染
病人都不需要专门治疗即可痊愈。但如果持续腹泻,病人应当饮用大量水份。大多数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对病情相对较重的一些病人,可以选用多西环素、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氯霉素、磷霉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发病初期使用抗菌素,可以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是否需要使用抗菌素,应由临床医生视病情决定。
胎儿弯曲菌感染
可选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等其他敏感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选用氨苄霉素和/或氯霉素治疗,疗程2―3周。
中、重症病例
需加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红霉素为首选,剂量成人每日1-1.5g, 分3-4次口服。用药后症状迅速缓解,排菌时间缩短。重症病人可改用庆大霉素治疗。
肠外感染
环丙沙星500mg,口服,每日3次或阿齐霉素500mg/d,口服,疗程应延长到2~4周,以免复发。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宜吃食物
1.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猪油、肥肉、羊油;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辣椒、生蒜; 3.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鱼、咸蛋、咸鸡。
戒烟酒,改变坏生活习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