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Usher综合症又称遗传性耳聋-色素性视网膜炎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综合征,聋哑伴视网膜色素变性综合征等。是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渐进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而致视野缩小、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1858年Von Graefe首先发现聋哑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例。1914年英国眼科学家Charles Usher调查了视网膜色素变性人群中耳聋的发病率,首次提出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与遗传因素有关。1972年Holland等将该病正式命名为Usher综合征。  

病因

发病机理

耳和视网膜的色素细胞都来源于视神经嵴,耳蜗和前庭又有着共同的胚胎来源,故推测致病基因系通过影响构成听力、平衡、视觉所必需的基质而导致聋盲。免疫学定位发现myoVIIA蛋白在豚鼠Corti器内外毛细胞和成年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表达,原位杂交发现myoVIIA的mRNA局限于内耳(耳蜗和前庭)的感觉细胞,而支持细胞和蜗神经、前庭神经则未发现myoVIIA的 mRNA。在毛细胞发育和功能研究中发现myoVIIA作用有:①参与静纤毛束的发育和维持;②影响内毛细胞。故myoVIIA基因突变造成内耳发育和功能障碍,表现感音神经性聋和前庭功能异常。

病理

颞骨病理:1975年Belal在一例USⅢ型颞骨尸检发现耳蜗基底转血管纹萎缩,基底转15 mm以内毛细胞完全变性,其对应区域内螺旋神经节明显减少甚至完全缺失,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细胞明显减少,盖膜正常。1984年Shinkawa和Nadol在一例USⅢ型颞骨尸检亦发现基底转毛细胞变性,螺旋神经节明显减少,蜗神经广泛变性,且Corti器支持细胞也发生变性,但血管纹、盖膜、壶腹嵴均正常。对Usher综合征鼠模型观察证实:内耳感觉上皮纤毛束排列不规则。

眼部病理:视网膜杆细胞、锥细胞明显减少, 神经突触减少,残余杆细胞内可见自噬泡和自噬丝堆积。Hunter等对10例Usher综合征患者(1例US Ⅰ,9例US Ⅱ)的视网膜纤毛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受体轴丝外圈的微管双体异常占60%,Barrong等观察1例US Ⅱ发现纤毛微管数量异常占86%。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却未发现纤毛结构异常。对Usher综合征患者精子结构和功能研究显示:精子轴丝结构异常,精子运动减少,运动速度减慢。

展开
预防

 暂无相关资料。

展开
症状

精神障碍,眩晕,耳聋,昼盲,步态不稳,视野缩小,视野缺损,视力障碍,绿色盲,夜盲


耳科表现

先天性双耳感音神经性聋,有些表现为全聋或聋哑,并伴有眩晕和步态不稳等前庭功能障碍症状。Romberg征闭眼时(+),宽步基步态。内耳大体形态正常。Moller等对25例Usher综合征患者MRI观察显示:全部患者内耳发育正常,未见脑干或小脑萎缩。颞骨CT扫描未见骨质异常。

眼科表现

临床上常以夜盲为首发症状,患者暗适应迟缓,暗光下或夜间行走困难。双眼视野逐渐向心性缩小,早期视野环形缺损,逐渐发展成管视或全盲。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早期视力一般正常,视野严重缩小后还可保持相当好的中心视力,随病情进一步发展,最终中心视力受损,半数患者中年后全盲。晚期并发白内障。由于幼年时出现视力障碍,黄斑失去固视机能,常出现眼球震颤。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红绿色盲和青光眼。

其它表现

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智力低下,脑电图异常,精神分裂症。

展开
检查

眼底检查:视乳头蜡黄色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典型者色素沉着呈骨细胞样,不典型者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视网膜色素改变开始于赤道部,逐渐向眼底周边及中央扩展;视网膜血管狭窄,尤以动脉狭窄严重。

视野检查:早期视野环形缺损,盲点范围逐渐扩大,周围视野退行性变,仅保留5~10°中心视野。最终中心视野逐渐丧失,导致全盲。

视网膜电图:早期有暗适应异常,阈值升高,大多记录不到波形。用强光刺激与叠加平均技术部分可记录到低波。

眼电图:降低甚至消失。

展开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Usher型重深度耳聋,可选佩适宜助听器。确定突变基因是未来一切干预手段的关键。目前英国已开展了筛查MYOVⅡA基因的工作,以期对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患儿未来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多吃高钙食物; 2.多吃高蛋白食物;3.多吃蔬菜水果。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的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饮食上没有特殊要求。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