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习惯称为耳聋。只有听力严重减退才称之为聋,其表现为患者双耳均不能听到任何言语。而听力损失未达到此严重程度者,则称为听力减退。

病因

疾病病变 (25%):

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

功能障碍(15%):

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2.按患病时间分类

(1)先天性耳聋: 包括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

(2)后天性耳聋: 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老年性聋以及精神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展开
预防

孕期检查: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全身疾病的治疗: 对于可能引起耳聋的全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要控制,合理用药,避免累及听功能。

展开
症状

病理性听觉适应,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复聪现象,中枢性耳聋,耳前庭听觉失衡,波动性听力减退,听觉过敏,幻听,复听,听力减退


1.耳蜗性耳聋

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通常以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出现山谷状的听力缺损,典型的听力图在4000Hz处呈陡峭形下降,耳蜗性听力障碍的电测听试验的特点为:

(1)复聪现象:听力损失的程度因为刺激的声强增加而减轻或消失;强声耐量降低,患者在未达到正常人的强声耐量(105~110dB)时就感到耳部疼痛。

(2)复听:对于同一种音调病人感到听到的声音不一致,一高一低。

(3)病理性听觉适应:在持续性的声音刺激时,听阈显著增高。

2.神经性耳聋

损害耳蜗神经的病变均能导致神经性耳聋,临床特点为:

(1)高频听力首先受损,逐渐向中低音扩展,最后普遍降低。

(2)气导大于骨导,但均缩短。

(3)具有明显的病理适应性现象。

3.中枢性耳聋

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

(1)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如果累及一侧耳蜗神经核与对侧的交叉纤维则产生双侧性耳聋,以部分性感音性耳聋多见,常见于脑桥,延髓病变。

(2)皮质性耳聋:皮质性耳聋对于声音的辨距,性质难以辨别,有时虽然一般听觉不受损害但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降低,由于一侧耳蜗神经核纤维投射到双侧的听觉皮质,一侧听觉皮质受损或传导通路的一侧受损产生一侧或双侧听力减退。

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在接受语言和语言表达技能上的终身损害,障碍的严重程度由几个因素决定:

①发生听力丧失的年龄;

②听力丧失的性质,即它的持续时间,受损的频率;

③听力的精确评价,即丧失的程度;

④每个儿童的易感度,包括共同存在的病毒损害,智力发育迟滞,基本语言缺陷。

对有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的儿童,传导性听力丧失的额外负担可严重降低其对说话的鉴别能力,听力丧失对另有感觉,语言和认知缺陷儿童的影响,比其他健全儿童更为严重。

听觉障碍常见的临床症候有耳鸣,听觉过敏,耳聋,幻听及听觉失认。

展开
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其他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等。

3.耳鼻喉科检查及听觉检查。

4.颅底部摄片,头颅CT及MRI检查。

5.其他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胸透,心电图。

展开
治疗

(一)治疗   

1.首先对因治疗: 如对于中耳炎并发迷路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治疗;脑桥小脑角肿瘤导致的耳聋,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应立即停药。尽量避免鞘内、脑室、脑池内注射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药物。   

2.药物治疗: 目前缺乏肯定疗效的药物。应根据临床适当给予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药(烟酸、地巴唑、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等)治疗。   

3.必要时可试行高压氧治疗。   

4.其他: 针灸也有一定的疗效;佩戴助听器可以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   

(二)预后

 注意饮食。 

展开
护理

1 增强自身体质,重视饮食营养,适当活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体内分泌各种有利健康的激素,减少胎儿发育异常。

3 孕期避免接触射线和噪音环境,一般不要接受预防注射,以确保胎儿健康成长。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各类药物,如必须用药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用耳毒性药物。

4 疑有家族遗传性耳聋史者,夫妻双方到医院进行家谱分析、染色体和遗传基因的检查,做到优生优育,减少孩子耳聋的发生率。

5 新生儿期做好听力筛查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极易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治是防治耳聋的重要环节。目前上海市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异常的孩子。

6 婴幼儿期注重细节预防感染孩子出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不能凭经验乱用药,以防药物过量或服用耳毒性药物,延误或加重孩子的病情。

7 噪声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儿童最好不使用耳机。

8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

9 尽量不要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火柴棍等物挖耳。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和鼓膜,病菌就此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慢性中耳炎,影响孩子的听力。

10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异物以免长期未被发现造成感染。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有营养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3.宜吃富含矿物质食物 ;4.宜 多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5.宜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E蔬菜及干果。

忌吃食物

1.忌食腥膻发物;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食高脂肪饮食。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