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肾皮质化脓性感染为葡萄球菌经血运进入肾脏皮质引起的严重感染,在没有形成液化的肾脏炎性肿块称为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形成脓肿时称之为肾皮质脓肿或化脓性肾炎,几个脓肿融合则称为肾痈,在广谱抗生素发展的今天,由于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原发感染灶,肾皮质化脓性感染的发生率较前减少,而且多数表现为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病因

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由体内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如疖,痈,脓肿,感染的伤口,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肾邻近组织感染,偶可继发于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或先天性畸形如儿童的膀胱输尿管反流。

发病机制:

早期病变局限于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小脓肿,这些微小脓肿可集合成多房性脓肿,如未及时治疗,可形成肾痈,少数可穿破肾包膜,侵入肾周脂肪,形成肾周肿块。

展开
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尤其冬季增加呼吸道抵抗力尤为重要。

2.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减少链球菌感染的机会。

3.如果已发生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立即彻底治疗,也是预防急性肾炎发生的重要环节。

4.调节好生活,劳逸结合。

5.有些抵抗力较差的人,在冬季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可预防性服用清热解毒中药。

展开
症状

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尿急,乏力,尿频


常先有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病史,突发性的寒战,高热,腰痛,伴乏力食欲不振,初期无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后期因为感染侵入肾盂而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患侧腰部肌肉紧张,肾区和脊肋角有明显叩击痛。

 

展开
检查

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呈阳性,早期尿中无白细胞,当感染扩展到肾盂时,尿中可发现白细胞,尿培养的结果应与血培养相同,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根据病变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

1.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 腹平片常无明显异常,静脉尿路造影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少数病人可出现肾盂肾盏受压,B超检查示肾实质局灶性低回声区,边界不清,CT检查为低密度实质性肿块,增强后密度不均匀增强,仍低于正常肾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不同于肾皮质脓肿由新生血管形成的界限清楚的壁,有文献报道CT示肾实质局限性肿大并有多个层面肾筋膜增厚是该病定性诊断依据。

2.肾皮质脓肿 腹部平片显示患侧肾脏增大,肾周围水肿使肾影模糊,腰大肌阴影不清楚或消失,当脓肿破裂到肾周围时,腰椎侧弯,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B型超声:显示不规则的脓肿轮廓,脓肿为低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肾窦回声偏移,稍向肾边缘凸出,CT肾扫描显示肾皮质不规则低密度病灶,CT值介于囊肿和肿瘤之间,增强CT扫描边缘增强明显,中心部无增强,肾被膜,肾周筋膜增厚,与邻近组织界面消失,放射性核素肾扫描:显示肾占位病变,肾缺损区与肾囊肿相似,用67Ga可提示感染组织。

展开
治疗

(一)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在细菌培养结果未报告之前,可先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当尿培养或血培养得出结果后,静脉应用敏感的抗生素。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结石,则应取出结石。   

3.手术治疗 如药物治疗无效,可行脓肿切开引流;若脓肿引流不畅,且肾功能差,对侧肾功能又良好者,可考虑行肾切除。   

(二)预后   

肾皮质化脓性感染若能早期获得诊断,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的抗生素,预后良好,一般病程为1~2周,急性炎症症状逐渐消失。个别病例因严重脓毒症偶可死亡,但由于目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已极为罕见。若延误诊断,内科治疗无效,并发肾周围脓肿,如早期手术切开引流,亦可获得治愈。

展开
护理

注意食用蛋(鸡蛋、鸭蛋、鹌鹑蛋),奶(牛奶、酸奶),菜(新鲜蔬菜,以及萝卜、茄子、冬笋、木耳、海带等),豆(黄豆、豌豆、绿豆、豆制品),花生,黑芝麻,核壳桃,葡萄干,螺,蛤等贝类食物。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具有清热消炎功效的食物; 2、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味厚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3、忌吃助湿、生热的食物。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