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思间病泛指精神、神经活动(特别是思维意识活动)失常一类病证。
神思间病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制力,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一、首先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二、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四、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要认为病情轻了,好了,就擅自减、停服药,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五、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六、许多病人秋冬或开春季节病情易反复,这与气候变化,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因此,当季节转换时,及时增添衣物,平时加强体质锻炼,亦可防止或减少发病。
抑郁,精神萎靡,精神创伤,发作时精神障碍,精神过敏
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还有不少人爱把神经病与心理疾病特别是精神病等同起来,总爱用嘲笑的口吻说:你有神经病。其实是个误区,神经症和精神病是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属于心理疾病范围,神经症属于器质性病理范围。
染色体 、一氧化碳 。
神思间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另外,饮食疗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食品,西医和中医均有食疗。西药食疗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而中医食疗则是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特定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比西医食疗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补精益气等治疗作用在内。
原料:猪心(半个)远志15g柏子仁15g合欢皮15g茯神20g钩藤15g石菖蒲12g莲子芯20粒郁金10g天麻6g天竺黄6g石决明20g
制备: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武火煮滚,后用文火煲1小时30分。
主治: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癫痫。
西药方: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氟哌啶醇、富马酸喹硫平、舒必利、曲美托嗪、奥氮平等。
宜吃食物
1、宜食富含维生素B1、B6、B12的食物; 2、宜食高蛋白、高纤维、高热能饮食; 3、宜食润肠作用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畅; 4、补充足量的水分。
忌吃食物
1、忌食过量辛、辣、腌、熏类等有刺激性食物; 2、忌酪氨酸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 3、禁忌有加工食品和甜食。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