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黏膜损伤是常见的食管创伤之一,大多数因伤情不严重而疏忽。临床上可以自愈,较少发生感染。
食管黏膜损伤多由进食粗糙,干硬食物或误咽尖锐异物擦伤食管黏膜引起,也可因饮酒或食物过热损伤食管黏膜,食管镜及胃镜检查,食管扩张术,甚至放置胃管亦可造成食管黏膜损伤。
1.养成良好进餐习惯:进餐时不打闹喧哗,避免干硬食物或尖锐异物吞咽时擦伤食管黏膜。
2.避免在做食管镜或胃镜检查时,发生医源性食管黏膜损伤。尤其是老年人和幼童。
3.平时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粥,清汤等。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艾灸足三里、梁门穴。另外,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针灸可能通过下丘脑和某些胃肠激素及神经肽的影响。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素。
1.食管X线吞钡检查:对一般的黏膜损伤诊断帮助不大,但可排除异物或其他食管疾病,对食管黏膜管型剥脱症吞钡检查可见“双腔食管”。
2.食管镜检查:对有异物存在者,可行食管镜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同时取出异物。
(一)治疗
轻度黏膜损伤多不需特殊治疗而痊愈。有明显症状但能进食者可食流质或软食,并服用消炎、止痛、抗酸收敛等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颠茄、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若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可给适当的抗生素。对不能进食者可暂给鼻饲高营养饮料或静脉输液,以利损伤的食管黏膜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对食管黏膜管型剥脱症的治疗,可在口外剪断吐出之管型黏膜,再将断端吞入,以保护食管创面。切忌用力牵拉脱出之管型黏膜,以免剥脱面扩大。出血较多者可给输血、止血药物及全身使用抗生素,口服液状石蜡(石蜡油)等润滑剂及碱式碳酸铋等收敛和保护黏膜药物,病人应暂时禁食,由静脉输液及补充维生素等。
(二)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较好,食管黏膜表层剥脱后,剥脱的食管黏膜可很快再生,不留瘢痕,但若发生感染,波及肌层时,则有可能引起瘢痕狭窄。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2、宜吃半流质饮食;3、宜吃营养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刺激性食物;2、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忌烟酒。
平时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粥,清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