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松毛虫皮炎是指接触松毛虫体的毒毛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皮炎,常伴有关节损害,多见于参加农业劳动的青壮年。临床表现为皮炎、关节炎、囊肿三种类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病损附近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病因

发病原因:

松毛虫属鳞翅目叶科(Lasiocam pidaae),其幼虫及其蜕皮,茧上均有大量毒毛,人体接触后即可致病,此外,亦可通过接触被毒毛污染的杂草,肥料或水源而致病。

发病机制:

人体接触后即可致病,数分钟内即感局部奇痒,随即出现鲜红色水肿性斑丘疹或风团,少数可形成水疱,皮损多发于颈项,肩,胸背及四肢屈侧等处,此外,亦可通过接触被毒毛污染的杂草,肥料或水源而致病,据国内调查资料,死虫比活虫的毒毛毒性更强。

展开
预防

发动群众,扫除卵块和茧,捕捉幼虫,诱杀成蛾,采取以生物防治为主的防治措施,利用天敌(赤眼蜂,红头小茧及燕,莺等鸟类),合理混植,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接触毒毛。

展开
症状

蚊虫刺咬炎症,关节肿痛,风团,关节畸形,低热,斑丘疹,水肿


患者多见于参加农,林业劳动的青壮年,主要表现为皮炎,关节炎,此外尚可见有肿块,耳郭炎及眼炎。

皮炎:接触毒毛后,数分钟内即感局部奇痒,随即出现鲜红色水肿性斑丘疹或风团,少数可形成水疱,皮损多发于颈项,肩,胸背及四肢屈侧等处,经治疗后,约2~3个月即痊愈。

关节炎:一般在接触后数月内即可出现,也可长到10~20天才出现,以跖,指,膝,腕,肘,踝等露出部位关节多见,具有单侧性,仅1~2个关节被累,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功能受限,一般1~2周可消退,部分患者亦可迁延数月之久,少数可反复发作,形成关节畸形,病重者可伴有低热。

肿块:多发于四肢及手足等接触部位,局部软组织和肌腱形成肿块,数目多为一个,逐渐肿大,软化,有波动,穿刺可有血性渗出液或脓液,以后自行溃破自愈,病程1~2个月,亦有迁延更久者,以上3种损害可单发,亦可同时发生于同一患者。

少数患者可出现耳郭炎,眼炎,耳郭炎愈后可遗留萎缩畸形,眼炎为可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等,严重者可致失明。

展开
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定度除个别外均无异常。

X线检查:被侵关节可先见骨质有局限性疏松,骨小梁模糊或中断,继而出现骨质边缘模糊,呈鼠咬样或虫蚀状,多数病人在骨破坏区附近单层细条状骨膜反应,部分患者呈骨刺样突起,个别呈花边状,严重病例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缩窄,有的可见脱位现象。

展开
治疗

(一)治疗

皮炎治疗以消炎、止痒为主,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应用参照桑毛虫皮炎。中药治疗宜清热解毒,方用解毒清热汤加减。

对关节炎以止痛、抗过敏、消炎为主,可酌用保泰松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疗法。在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除止痛、消炎、抗过敏外,应鼓励患者作适当的功能锻炼。

对肿块可参照上述关节炎疗法,局部贴敷10%~20%鱼石脂软膏,中药可贴敷芙蓉膏、消肿膏,破溃后可引流,促其自愈。

对眼炎可点消炎抗过敏药水,防止并发感染。对耳郭炎应防止感染,给抗过敏药,避免切开。

(二)预后

一般1~2周可消退,部分患者亦可迁延数月之久。少数可反复发作,形成关节畸形。病重者可伴有低热。

展开
护理

1、去除病因远离过敏原。

2、饮食疗法,忌食辛辣及油炸食物,特别是发病期。平时要吃的清淡,忌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酒、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

3、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4、适当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等。

5、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服用,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体质,不生病或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钙磷的食物; 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3、宜吃活血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韭菜; 2、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咖啡、白酒、浓茶; 3、忌吃腥发的食物;如羊肉、鲢鱼。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饮食宜清淡为主,戒除烟酒、咖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