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好发于4~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之间无平行关系。

病因

肾炎是否遗传肾炎会不会遗传要看何种肾炎。有些肾炎是有遗传性的,尤其是遗传性肾炎,它能由父母亲遗传给子女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够遗传给后代。

关于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种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家庭史,往往在一家几代的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发生血尿,血尿是遗传性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以青年男性多见。

肾炎起病时症状一般不明显,小儿时常仅尿检查有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常常在剧烈运动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一般蛋白尿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个别病例可有重度蛋白尿。很少发生血压增高,往往到了晚期血压才有轻度升高。病情多持续缓慢地进展,男性病情多严重,常在壮年时即死于慢性肾衰,女性病情较轻,可有正常寿命。

链球菌感染(30%):

甲族B组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细菌,甲族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扁桃体炎、猩红热以后,蛔菌的抗原与人体内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即可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20%):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尽管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很低,其机理尚不清楚,但如果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而无细菌感染症状,尿液改变轻,肾炎综合征不典型时,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后肾炎。

其他(15%):

梅毒、布氏杆菌病、伤寒、斑疹伤寒、原虫感染、霉菌感染之后等,亦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疾病,如异种蛋白摄入、药物、肿瘤,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亦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
预防

1.劳逸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肾炎患者都不要过度疲劳,应加强休息,否则会增加代谢不正常,也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以至损害肾脏。

2.注意情绪的调节

慢性肾炎的患者一定要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因为慢性肾炎的病情缓慢延绵,因此要保持治疗的决心与信心;脾气暴躁、忧虑重重都会造成肝脏的损伤,影响分泌系统混乱失调,同时直接损伤肾功能。

3.注意饮食

不合理的饮食往往更容易加重慢性肾炎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引发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持续恶化进展。根据慢性肾炎的特点,要求患者应该进行合理的肾病饮食。

4.夫妻生活应该规律

对于夫妻生活,对于慢性肾炎患者不应该过频,一般来说一个月不得超过两次,如果超过的话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和恶化。

5.禁忌私自乱服用消炎镇痛药

例如感冒药和抗生素,在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之前,必须要在相关医师指导下进行服用,因为不当地使用这些药物直接伤肾功能,导致肾功能异常。

展开
症状

间歇性血尿,持续性尿蛋白,下肢水肿,高血压,无尿,血尿伴蛋白尿,高度膨胀的毛细血管襻,面部水肿,少尿,血尿


前驱症状

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有先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隐性缓慢起病。

起病

多以少尿开始,或逐渐少尿,甚至无尿。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尿常规变化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相同。

水肿

约半数病人在开始少尿时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为重。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高血压

起病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也有在起病以后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一旦血压增高,呈持续性,不易自行下降。

肾功能损害

呈持续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

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是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严重时,增生和浸润的细胞可压迫毛细血管袢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并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对水和各种溶质(包括含氮代谢产物、无机盐)的排泄减少,发生水钠潴留,继而引起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临床上有水肿、尿少、全身循环充血状态如呼吸困难、肝大、静脉压增高等。肾小管病变多不明显,但肾间质可有水肿及灶状炎性细胞浸润。

展开
检查

1、通过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肾小球病变存在。

2、尿常规检查:尿色一般无异常,尿蛋白一般量不多,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急性期常满布视野,慢性期于5个/高倍视野),有时可生白细胞管型。

3、尿细菌检查:当尿中含大量细菌时,因尿沉渣涂中作革兰染色检查,约90%可找到细菌。此法简单,阳性率高。

4、尿细胞计数:近年多采用1小时计数法,认为较12小时尿沉渣计数准确和简便。其标准是白细胞数大于30万个/小时为阳性,小于20万个/小时可认为属于正常范围,介于20~30万个/小时应结合临床判断;红细胞大于10万个/小时为阳性。

展开
治疗

1.一般治疗:急性起病后应卧床休息。饮食原则以低盐、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蛋白入量保持40-70G/D。食盐摄入量2-3G/D,同时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

2.对症处理:利尿,常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常用药物噻嗪类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必要时可用神经节阻滞剂,或加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高血钾的治疗,以限制高钾饮食和因用排钾利尿剂为主。

3.并发症的治疗:控制心力衰竭,治疗重点应放在纠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量,而不是应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即主要措施为利尿降压;高血压脑病,可静脉滴注硝普钠等药物,抽搐者可使用安定静脉注射。

4.治疗感染灶:目前主张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的时候,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病灶,病有预防病菌传播的作用,为期2周左右或直至治愈。扁桃体切除术对急性肾炎的病程发展无肯定效果。

5.抗凝及溶栓:尿激酶静滴,同时可辅以利尿、补钾。

6.透析治疗:急性肾炎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使用透析治疗,严重水钠潴留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2天以上,出现高血钾、急性左心衰、严重酸中毒情况。

展开
护理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给予心理支持,卧床休息能减轻肾脏负担,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减轻水肿及尿蛋白。在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的基础上,鼓励病人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活动、改善皮肤营养、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低盐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优质蛋白食物; 4.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脂肪的食物; 2.忌吃高咸味的食物。


一、患者宜吃糖类食品和淀粉类食物,如米面杂粮、藕粉、甘蔗、山药、蜂蜜、新鲜水果等;

二、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绿叶蔬菜,如卷心菜、番茄、胡萝卜等。恢复期可多供给山药、红枣、桂圆、莲子、银耳等有滋补作用食物;

三、有氮质血症者,应给予优质蛋白(鸡肉、鸡蛋、牛奶等)饮食0.5克/千克体重天; 可多进食呈碱性食物,此类食物可调节尿液pH值,使尿液接近中性,有利于治疗;

四、对于血尿患者,宜食用芹菜、荠菜、马兰头、藕、荸荠、马蹄、冬瓜、苦瓜、西瓜、柿子、苹果、梨、甘蔗、莲子、花生、柿饼、田螺、蚶子、淡菜、海蜇、木耳等食物;

五、少尿或无尿时,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鲜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等;

六、禁食含盐量高的食物,如酱油、味素、蕃茄酱、沙茶酱、乌醋、味噌等;

七、忌食动物肝、肾等含蛋白多的食物,尽量少吃葱、大蒜、姜、辣椒、酒等;

八、禁食腌制食品,如各式咸菜。同时,尽量少吃味精;

九、忌食海鲜类食物,如鱼、虾、蛋、肉类食物是肾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十、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茴香、胡椒等食物;

十一、忌食过冷的食物。因为过冷的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和肾阳,导致寒从内生,加重阳虚的病情;过热的食物可导致胃火亢盛,或损伤阴液,加重阴虚的病情;

十二、肾炎患者要限制蛋白进食量,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促进肾小球硬化,因此要限制蛋白的进食量;

十三、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绿色有机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十四、平时食后有过敏现象的食品,应忌用。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