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人类埃利希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体(Ehrlichia)经蜱传播所引起,病原体侵犯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在细胞质里形成桑葚状包涵体。患者突然发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点热,少见皮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伴肝细胞损伤和肝功能异常,如有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死亡。因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与立克次体病相似,有人将其归入斑点热类疾病。

病因

蜱叮咬(40%):

蜱传埃立克体是通过蜱的叮咬进入人体内,经微血管或淋巴道进入有关脏器,经免疫组化分析,发现查菲埃立克体主要存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器官和组织,查菲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中,偶有淋巴细胞,但不侵入多核白细胞,该病原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直接引起宿主细胞损坏,或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应答,使免疫细胞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导致组织损伤,灶性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等,在骨髓中,可见骨髓肉芽肿形成,骨髓增生及巨核细胞增生;在肝脏,形成环状肉芽肿及局灶性肝坏死。在肺脏,可见广泛性肺泡损害,间质性肺炎及肺出血,存肾,脾,心,肝,脑,脑膜,肺等脏器的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但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

吞噬细胞(40%):

埃立克体群(包括人嗜粒细胞埃立克体)主要侵犯骨髓前体细胞,在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生长繁殖,使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游走,吞噬及杀菌能力降低,并影响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及增生减少,抗体产生减少,致使患者易发生机会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相对增加,外周血细胞在脾,肝,淋巴结中破坏也会增多,致使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传染性单核细胞埃立克体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及正常和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加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理特征,动物感染发现有明显脾肿大。

展开
预防

预防以防蜱灭蜱为主。

展开
症状

斑疹,恶心,肾衰竭,寒战,高热,骨髓造血细胞再生障碍,斑丘疹


潜伏期约12~14天,患者临床表现与落基山斑点热几乎很难区别,均突然发病,寒战,高热,常伴缓脉(<90次/分),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乏力,不适,体检无明显体征,约20%由恰非埃利希体感染的患者出现皮疹,但HGE感染的患者无皮疹,皮疹呈多种形态,有斑疹或丘疹,或斑丘疹,出血疹,或红斑,常见于胸部,腿部和手臂,皮疹约在发病5天后出现,自然病程平均7天(3~19天)。

老年患者易成重症,重症患者可出现肾衰竭,脑膜炎,昏迷,DIC,甚至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造血细胞再生障碍,血液成分分离破坏(即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展开
检查

白细胞减少(<4×109/L),淋巴细胞绝对数降低(<1.5×109/L,中数为0.41×109/L),血小板减少,(49~75)×109/L,肝功能异常,在病程第1周末即见ALT和AST升至高峰,90~583U/L,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中可见桑葚状包涵体。

展开
治疗

早期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在1~2天后退热,且预后良好。具体有以下两种:   

1、多西环素100mg每12小时1次,共两次,然后100mg,1次/d,至少连用至热退3天以后。   

2、四环素500mg,1次/d;或氯霉素500mg,1次/d。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因为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可在抗生素治疗控制症状以后很快消失,因此患者并不需应用肝素。

展开
护理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 2.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3.宜吃具有润肠通便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生硬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忌吃肥腻的不容易吸收的食物; 3.忌吃油炸的食物。


可多食用一些具有解毒作用的食物。

木耳因生长在背阴潮湿的环境中,中医认为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清除血液中的热毒。

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

苦瓜苦茶一般说来,苦味食品都具有解毒功能。口感略苦,余味甘甜,苦瓜近年来风靡餐桌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苦瓜具有消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科学家对苦瓜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苦瓜中存在一种具有明显抗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