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是涎腺上皮性良性肿瘤。涎腺乳头状囊腺瘤好发生于小涎腺,其中以腭部多见。患者的性别分布无差别,发病年龄以30~50岁最多见。患者表现为局部肿块,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的可长达数十年。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以及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出现疼痛或胀感。涎腺乳头状囊腺瘤好发生于小涎腺,其中以腭部多见。患者的性别分布无差别,发病年龄以30~50岁最多见。患者表现为局部肿块,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的可长达数十年。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以及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出现疼痛或胀感,部分病人可出现瘤体的破溃、感染。

病因

患病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原因不明,可能与吸烟有关。

 

1、是胚胎发育时期存在于腮腺导管内的淋巴结内的腮腺组织发生而来,

2、是由于腺管上皮的增生与炎症或免疫反应发展形成。

展开
预防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目前认为正常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免疫抑制剂的致瘤作用,潜在病毒的活跃和某些物理性(如放射线)、化学性(如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物质的长期应用,均可能导致淋巴网状组织的增生,最终出现恶性淋巴瘤。因此,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避免药物滥用,在有害环境中作业时注意个人防护等。

展开
症状

胀感,腮腺无痛性肿块,腮腺区肿大,腮腺肿胀


涎腺乳头状囊腺瘤好发生于小涎腺,其中以腭部多见。患者的性别分布无差别,发病年龄以30~50岁最多见。患者表现为局部肿块,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的可长达数十年。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以及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出现疼痛或胀感,部分病人可出现瘤体的破溃、感染。

展开
检查

1.生长缓慢,无症状。

2.多出现在腮腺后份表面及下极,一般较小(直径4cm以内),圆或卵圆形,界限清楚,质地较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可有双侧发病。

3.涎腺造影示涎腺内良性占位性病变。

4.B超显示为境界光滑的反射图像,内部回声波分布光点均匀。

5.病变区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显示瘤体内同位素99铸浓聚。

6.冰冻切片活组织检查证实。

展开
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乳头状囊腺瘤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而不应做单纯肿瘤摘除。增加切除范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复发。对于已经合并有皮肤感染的患者,应在积极抗感染之后,感染灶稳定后进行手术切除,避诱发感染加重。其他治疗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展开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锌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发物性的食物;2.忌吃寒凉性的食物;3.忌吃腌制性的食物。


乳头状囊腺瘤食疗方(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绿豆芽莴笋炒沙丁鱼片

方药及用法:绿豆芽100克,莴笋125克,沙丁鱼片96克,生姜丝4.5克。将四者在锅内用适量花生油、食盐炒熟上碟,当菜佐餐。每天1剂,可连用3~5天,或与其他防癌抗癌菜交替食用。

效能:防癌调脂,去烟毒。

绿豆芽味甘微凉,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氨基酸、糖等,营养成分较豆类高,且易消化,绿豆芽所含的叶绿素,能有效分解致癌物质亚硝铵,可预防直肠癌和其他癌变,对长期吸烟者很有好处。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