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HIV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多器官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的产道分泌物、血液及产后的母乳喂养亦可感染新生儿。 由于妊娠期孕妇的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妊娠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症状较重。患者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
由于妊娠期孕妇的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妊娠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症状较重。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造成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接触的产道分泌物、血液及产后的母乳喂养亦可感染新生儿。
HIV感染之孕妇在妊娠期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或分娩时经软产道及出生后经母乳喂养感染新生儿。
预防原则是避免直接接触HIV感染者的血液,唾液,泪水,乳汁,尿液,粪便,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具体措施包括:
1.加强与HIV及AIDS有关的性知识,性行为的健康教育,洁身自好,防止与HIV感染者发生性接触,避免性接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防止注射途径的传播。
3.加强血制品管理。
4、女性HIV感染者特别是HIV-1感染者应尽量避免妊娠,以防止母婴传播。
HIV感染,淋巴结肿大,难免早产,先兆早产,死胎
由于妊娠期孕妇的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妊娠期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情发展较为迅速,症状较重。患者可有明显的发热,疲乏、盗汗,出现不易控制的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持续性发热(>38℃)3个月以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HIV感染的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应对高危人群进行HIV:吭体检测,HIV抗体阳性方可确诊为急性HIV感染。无任何临床表现,HIV抗体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CD4/CD8值>1,血清p24抗原阴性应诊断为无症状HIV感染。诊断艾滋病除具有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外,应有抗HIV抗体检测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
1、对已感染HIV的妇女进行“不供血,终止妊娠,固定性伴侣,避孕套避孕”的宣教。
2、艾滋病患者和HIV抗体阳性者均不宜妊娠,一旦妊娠应早期终止;如继续妊娠,应告知胎儿的危险性。
3、尽可能缩短破膜距分娩的时间;尽量避免使胎儿暴露于血液和体液危险增加的操作,如胎儿头皮电极、胎儿头皮pH测定。
4、注意分娩时新生儿眼和脸的保护。
①支持疗法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延长患者生命不可忽视的措施。防止患者发生轻生事故。
②早期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晚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必要时专人守护,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③注意患者营养,饮食应高热量易消化多维生素富于营养。
④严密观察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当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或出现明显的肺部、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配合医生,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准确留送各项检查标本。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消肿止痛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 2忌吃油炸的食物;如薯条、麻花; 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芋头。
根据病情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铁、钙)及维生素a、c丰富的食,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避免过于油腻,不应该选择的食物:腐乳、葱、辣椒、韭菜等食物。注意预期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