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granulomatous slack skin)为一罕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亚型,低度恶性。1973年首先由Convit和Kerdel等以进行性萎缩性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皮下组织炎(progressive atrophying chronic granulomatous dermohypodermatitis)报告。皮肤损害好发于腋窝和腹股沟,少见于前胸、肋部、前臂、股、足、下颏和背部。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规律运动,增强体质。
环状肉芽肿,颈部皱纹多,丘疹,斑疹,结节,脓肿,皮肤异色症
起病隐匿,皮肤损害好发于腋窝和腹股沟,少见于前胸,肋部,前臂,股,足,下颏和背部,我国报告的3例,1例发生于掌部,可影响功能,1例见于麻风菌素皮肤试验以后,1例在足部撞伤后发生,皮肤损害初起为淡红至紫色斑疹,丘疹和斑块,表面发亮,常失去皮纹,具有少量鳞屑,可见明显毛细血管扩张,边界清楚,质地坚实,少数可破溃,以后中央萎缩,变软,松弛下垂,起皱,明显萎缩时皮下血管变得明显,报告20例中7例(35%)认为是与霍奇金病(HD)的皮肤和(或)淋巴结损害相关,另3例(15%)发展成系统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皮损为大片浸润性红色斑块伴皮肤异色症,可持续多年,由于在发病过程中整个真皮内弹力纤维松解,致皮肤萎缩松弛呈悬垂皱褶状,可见于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
组织病理:最早期真皮浅层或全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巨细胞,表皮角化不全,稍增生,轻度海绵形成,表皮下半部可找到单个淋巴细胞浸润,充分发展时,具有特征性,大量致密,胞核略有扭曲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于真皮全层和皮下组织,并可渗入表皮内,在乳头层往往呈带状分布,真皮乳头水肿或纤维化,表皮内虽见单个或小簇淋巴细胞渗入,但海绵形成却不成比例或极轻微,另一特点为大量多核巨细胞浸润,巨细胞的胞质丰富,胞界清楚,胞核很多(10~90个),呈圆形或卵圆形,彼此紧密排列,巨细胞内见吞噬淋巴细胞,有些巨细胞周围绕以排列成环状的巨噬细胞,常见由巨噬细胞和散在的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肉芽肿之间真皮水肿或纤维化,1例见肉芽肿性动脉炎,动脉壁内见淋巴细胞和巨细胞,但在大多数病例中不累及中等大的大血管,真皮全层内弹性纤维几乎完全消失,早期巨细胞内有时可见弹性纤维片段。
整个真皮乃至皮下组织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大的多核巨细胞呈灶状聚集形成肉芽肿,为本病的组织学特点,可完全取代脂肪小叶,嗜弹力纤维细胞显著增多,炎症区弹力纤维缺乏,多核巨细胞胞浆内可见淋巴细胞。
电镜下见多核巨细胞有明显的纤毛突,内含很多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似保存完好,周围由组织细胞的胞膜围绕,提示假吞噬现象,多核巨细胞与肿瘤性淋巴细胞密切接触。
免疫组化:小淋巴细胞呈T辅助细胞表型,即CD3 ,CD4 ,CD8-,CD30-,多核巨细胞对溶酶体,S-100蛋白,CD68呈阳性反应,对MAC387和vimentin呈阴性反应,大多数病例可显示TCR基因克隆重排。
(一)治疗
可参考MF治疗。松弛部位可手术切除。约1/3的本病患者在数年或数10年后可发展为Hodgkin病。
(二)预后
皮损为大片浸润性红色斑块伴皮肤异色症,可持续多年。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甲鱼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