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转移常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头部,乳腺癌经淋巴管播散,发生转移的有4型,分别是炎性癌,毛细血管扩张性癌,结节状癌和铠甲状瘤,第5型经血液循环发生,相当罕见。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年龄(18%):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卵巢功能(30%):

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约为女性患者的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

遗传因素(10%):

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二手烟(10%):

二手烟也能诱发乳腺癌,有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诱发乳腺癌的原因很多,二手烟也是其原因之一。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展开
预防

1、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

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癌发生。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率。

2、养成运动好习惯:

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几率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多做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预防乳癌的发生。

3、定期作乳房检查:

①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②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③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虽说女性都有患乳癌的危险,只要您坚持做到了以上这些,必能远离乳癌的威胁,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功效。

展开
症状

乳腺癌的远处转移,胸大肌外侧缘处如花生米大小的肿块,结节,丘疹,斑秃,疱疹,脱发,子宫内膜异位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转移常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头部,乳腺癌经淋巴管播散,发生转移的有4型,分别是炎性癌,毛细血管扩张性癌,结节状癌和铠甲状瘤,第5型经血液循环发生,相当罕见,同一病人可同时发生几型。

1.炎型癌(inflammatory carcinoma):乳腺皮肤和邻近皮肤呈红色斑片稍变硬,类似丹毒和蜂窝织炎,局部温度增高,边界清晰。

2.毛细血管扩张性癌(telangictatic carcinoma):表现为成簇,紫红色丘疹,小疱疹,类似血管淋巴管瘤,可伴发过度色沉。

3.结节状癌(nodular carcinoma):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可见无症状硬结节,可形成溃疡和过度色沉。

4.铠甲状癌(carcinoma en cuirasse):癌肿累及的乳腺部皮肤和周围皮肤常出现弥漫性硬皮病样硬结。

5.乳腺癌血源播散(hematogenous dissemination from breast carcinoma):通常仅见到一单发性远部转移,但也可见一些患者发生多发性转移,常见于头皮,最初,在头皮发生转移,但表皮尚未隆起前,病损类似斑秃,因此,有人称其为肿瘤性脱发。

展开
检查

组织病理:

1.炎性癌中,可见真皮内和皮下淋巴管中肿瘤细胞成簇状或成条索状广泛浸润,肿瘤细胞与原发瘤相同,呈异形性,核大,多形,核染色深,毛细血管充血,此外真皮可见水肿,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样细胞浸润。

2.毛细血管扩张性癌肿中,真皮上部可见癌细胞从扩张的小血管和淋巴管渗出,血管内除含肿瘤团块外,还见许多红细胞,由于表皮下有许多血管扩张,因此临床上类似出血性水疱。

3.结节状癌中,真皮结节内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周围有纤维化,部分瘤细胞团块可呈腺状排列。

4.铠甲状癌中,硬皮病样硬结区呈纤维化,肿瘤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似,核长形但较大,呈多角形,嗜碱性比成纤维细胞更强,而且即使瘤细胞常单个散在分布,但在有些部位呈小团块状,或在增粗的胶原纤维束之间成单行排列,呈列队哨兵现象,对诊断很有价值。

5.血源性转移癌中组织结构随临床表现而异,结节性皮损,真皮有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浸润,类似结节状转移癌的病变,肿瘤细胞可呈腺状排列,见于肿瘤性秃发的扁平损害,可呈类似铠甲癌的组织象,在增粗的胶原纤维束之间可见到单行排列的肿瘤细胞。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上皮膜抗原和角蛋白阳性,应用抗巨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抗体检测皮肤转移性乳腺癌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91%和94%,抗雌激素受体蛋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100%和100%,约48%的乳腺癌S-100蛋白阳性,71%乳腺癌患者单克隆癌胚抗原(CEA)阳性。

展开
治疗

经血道或淋巴管转移的皮肤转移癌,提示病程已晚期,生存期3~12个月,但对乳癌手术切口附近的皮肤转移灶经局部切除或放疗仍可有较好预后。

展开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