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强酸,强碱都属于腐蚀剂,误服后可造成严重的食管化学性灼伤。常见的强酸有硫酸,硝酸和盐酸。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钾和腐蚀性较弱的碳酸钠、碳酸钾等。

病因

1、强酸中毒

经口误服,呼吸道大量吸入酸雾,皮肤接触而致腐蚀性灼伤,由于大多数人对此知之不多,往往没有在中毒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

2、强碱中毒

强碱类中毒多为直接溅洒于皮肤,粘膜,眼所致的刺激与强腐蚀,灼伤,误服也可中毒,强碱类由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部分被中和和解毒,而吸收过量者可发生碱中毒,其大部分自肾排出,强碱较强酸更具腐蚀性,迅速吸收组织水分,溶解组织蛋白,皂化脂肪,损坏细胞膜结构,形成坏死性,深而不易愈合的溃疡。

展开
预防

1、改革完善生产工艺,减少腐蚀剂跑,漏,冒的现象。

2、加强宣传,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3、万一出现事故,应彻底冲洗。

展开
症状

腹痛,休克,昏迷,血压下降,腹泻,流涎,幽门狭窄,肾损害,惊厥,喉头痉挛


1、强酸中毒

吞食强酸后,口腔,咽部,食道及胃肠等处粘膜发生水疱,溃烂和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呕吐物有酸味,含有血液和粘膜碎片,由于喉头痉挛或水肿,可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窒息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胃穿孔,经口服大量强酸吸收后,常发生重度酸中毒,出现呼吸困难,惊厥,昏迷等,部分病人有肝,肾损害,甚至发生肝坏死,尿毒症,硝酸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出现血压下降和心肌损害等;小儿因误服草酸和草酸盐中毒时,可引起低血钙及手足搐搦,若肾小管被草酸钙等结晶体堵塞,则可引起尿闭,强酸中毒后,恢复时大多发生食道和幽门狭窄。

吸入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青紫,咳出血性泡沫痰,同时有血压下降,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喉痉挛,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则有局部灼伤,疼痛,红肿,坏死和溃疡等,大面积接触可有全身症状。

2、强碱中毒

误服后导致口腔,咽部,食道及胃烧灼痛,腹部绞痛,流涎;呕吐带血的胃内容物,呈强碱性;排出血性粘液粪便,口,咽处可见糜烂创面,先为白色,后变为红色或棕色,重症有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休克,食道及胃穿孔,后期可致消化道狭窄,食入固体强碱时,口腔可无明显损伤,而食管与胃腐蚀很重,毒物吸收后,发生碱中毒,病儿有剧烈头痛,低钙性手足搐搦,昏迷等,其他可有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害,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窒息,接触者主要为局部红肿,水泡,糜烂,溃疡等。

展开
检查

1、强酸中毒

发生重度酸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出现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和心肌损害等。

2、强碱中毒

接触,吸入,误服强碱史,典型的局部腐蚀,全身中毒的临床表现。

展开
治疗

1、强酸中毒治疗   

强酸类中毒时,一般禁忌催吐和洗胃,以免加重食道和胃壁的损伤,引起胃穿孔。立即选服2.5%氧化镁溶液或镁乳(75%氢氧化镁混悬液)、石灰水的上清液(含0.17氢氧化钙)、极稀的肥皂水、氢氧化铝凝胶、生蛋清、牛奶等。忌用碳酸氢钠及碳酸钠(因可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胃穿孔)。然后给服植物油等以保护消化道粘膜。应用抗生素预防创面感染。静脉输液并加1/6mol乳酸钠等溶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因草酸中毒发生手足搐搦症时,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因硝酸等中毒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应用适量美蓝。疼痛明显者可用吗啡或度冷丁等镇痛剂。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术及胃造口术。食道灼伤时,应给吞入丝线一根,一头固定于鼻外,另一头吞入胃中以减少粘连。为了预防消化道瘢痕形成及狭窄,可在误服强酸2~3日后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考虑及早施行食道扩张术。   

吸入中毒用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皮肤损伤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以生理盐水冼净,并按灼伤治疗。   

2、强碱中毒治疗   

对口服强碱中毒的病儿,不可催吐及用导管洗胃,立即内服弱酸溶液如食用醋,1%~3%醋酸,1%稀盐酸、桔汁或柠檬汁等(碳酸盐中毒时用清水稀释、忌用酸类,以免导致胃肠内充气引起穿孔);继给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生蛋清水或牛奶。适当输液,纠正脱水、碱中毒及休克等。有手足搐搦症时,静脉缓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

口腔粘膜损害处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尽快稀释碱性物质。皮肤灼伤可用清水冲洗,对Ⅱ、Ⅲ度灼伤,冲冼后用2%醋酸湿敷。眼部被泼洒时,迅速应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用酸性液体以中和碱剂),并按眼灼伤处理。其他为对症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狭窄的处理。

展开
护理

强酸强碱中毒时的急救处理强酸强碱吸入性中毒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并注重抢救者的自我保护,如戴口罩、手套、穿靴子或戴脚套等。

皮肤及眼烧伤强酸所致的皮肤及眼烧伤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眼内至少20分钟。待脱去污染的衣服后,再用清水或40%碳酸氢钠冲洗、以中和与湿敷。

在彻底清洗皮肤后,烧伤创面可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床单、被罩、衣服等包扎。

眼内彻底冲洗后,可应用氢化可的松或氯霉素眼药膏或眼药水点眼,并包扎双眼。

强碱所致皮肤及眼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眼内,直到皂样物质消失为止。

皮肤创面彻底冲洗后,可用食醋或2%醋酸冲洗或湿敷,然后包扎。

眼内彻底冲洗后(禁用酸性液体冲洗),可应用氯霉素等抗生素眼药膏或眼药水,然后包扎双眼。

消化道烧伤强酸所致的消化道烧伤应立即口服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等,每次200升;亦可口服2.5%氧化镁溶液或氢氧化铝凝胶100毫升,以保护胃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严禁口服碳酸氢钠,以免因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消化道穿孔。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食物;2、宜吃清淡、半流质食物;3、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3、忌吃过酸的食物。


口服牛奶、蛋清、食用植物油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