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气虚自汗 ,病证名。见《红炉点雪》。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自汗出。症见自汗恶风,汗出常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治宜益气固表,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

病因

病机

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素体虚弱,久病全虚之人,正气不足,稍事劳累多见自汗;咳喘日盛之人,肺气不足,气虚日久,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可致自汗。暑热伤阳,或湿热内郁,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可致自汗。

展开
预防
展开
症状

乏力,疲劳,气短,面色潮红,口干舌燥,低热


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微受风寒。

展开
检查
展开
治疗

一、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二、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三、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展开
护理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2、宜食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饮酒和咖啡;2、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一、饮食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猪肉食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二、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及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