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皮脂腺痣(nevus sebaceus) 是皮肤中皮脂腺异常增多所致的增生性疾病,又称器官样痣,本病多于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好发于头面部。局部肿物呈淡黄色,有扩大的皮脂腺开口是本病的特征。手术切除可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以皮肤中皮脂腺增多为主,表皮,其他皮肤附属器和真皮也参与其形成。

(二)发病机制

皮脂腺痣的病理变化因病史长短而异,在婴儿和童年,病史中皮脂腺发育不良,不能辨认出大汗腺,表皮轻度增生,可见小毛囊及未分化的上皮细胞索条或胚芽,到青年发育期,皮损中可见大量成熟或近于成熟的皮脂腺,其上方的表皮往往呈乳头瘤样增生,可见棘层肥厚,在皮脂腺小叶下方,可见异位的大汗腺,在老年患者的皮损中,表皮多呈疣状增生,有时可见皮脂腺呈肿瘤样增生。

展开
预防

目前无有效预防手段。

展开
症状

结节,丘疹


皮脂腺痣较为常见,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颈部,尤其见于头皮,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皮疹为境界清楚,隆起的圆形小结节,淡黄色至灰棕色,有蜡样外观,头皮损害表面无毛发生长,至青春期损害增厚扩大,表面呈乳头瘤样,黄色明显,成人的皮脂腺痣变成疣状,质地坚实。

1.好发部位:头皮和面部等处,亦可见于阴囊。

2.临床症状

(1)局部肿物:略高出皮面,呈圆形,卵圆形或带状,淡黄,黄褐或红褐色,边缘不规则,表面多呈颗粒状,无毛发,有时可见扩大的皮脂腺开口,多为单发,大小不定,通常在数厘米以内,病史久者,皮损可呈疣状或乳头瘤状。 

(2)伴发肿瘤:皮损伴发其他皮肤肿瘤者占10%~40%,常见为基底细胞癌,其他为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大汗腺瘤,角化棘皮瘤等。

(3)皮脂腺痣综合征:少数皮损伴发癫痫,精神发育迟缓和骨骼畸形者,称线状皮脂腺痣综合征。

 

展开
检查

组织象随年龄变化大致也可分三个时期,在婴儿期或儿童期,表皮除轻度增生外,可见小的分化不完全的毛囊结构,而皮脂腺发育不良,青春期表皮呈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内见到大量成熟或近乎成熟的皮脂腺,在皮脂腺小叶下方的真皮深部或皮下脂肪内可见充分发育的大汗腺,皮损后期有发生附件肿瘤的趋势,约10%~15%的病例发生基底细胞癌。

展开
治疗

为预防肿瘤的发生,外科手术彻底切除是必要的,也可做电烧灼、激光等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冷冻、电灼、电干燥术、CO2激光。

2.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要足够深,达大汗腺部位,效果可靠。亦可行刮除术治疗。

 (二)预后

本病为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病,预后良好。                    

展开
护理

皮脂腺痣治疗后不要揭掉痂皮的,需自行脱落,痂皮脱落后,局部可有短暂色素沉着,为防止或减少此情况,可合理应用防晒祛斑用品。皮脂腺痣治疗后应注意饮食问题,不宜吃闻重的食物,切记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多吃粗纤维的食物的。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利尿性的食物; 2.宜吃降低血脂的食物; 3.宜吃高锌元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忌吃油腻性的食物。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