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泡性角结膜炎(phlyctenular kerato conjunctivitis)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特点为结膜、角膜缘上皮下反复出现结节样细胞浸润,病变中央坯脱落后形成溃疡,结节周围呈现局性充血。本病可自愈,但极易复发。尤其双眼患者,病变交替反复,可达数月数年之久。一般预后良好,病变位于角膜中央部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和过敏素质者,不良的卫生习惯,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对本病的诱发也有关系,患者常伴发眼睑,颊部,耳鼻及身体其他部位湿疹,淋巴结核,骨结核等。

病因

泡性角结膜炎的发生,新的观点多认为是一种感染免疫机制,由多种微生物蛋白质,如细菌中的结核菌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及真菌,衣原体或寄生虫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当微生物蛋白等抗原进入机体后,产生抗体使T细胞致敏并使其增殖,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及致敏的淋巴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致敏淋巴细胞一方面直接杀伤带有抗原的细胞,同时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引起局部反应,形成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泡疹。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和过敏素质者,不良的卫生习惯,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对本病的诱发也有关系,患者常伴发眼睑,颊部,耳鼻及身体其他部位湿疹,淋巴结核,骨结核等。

展开
预防

应加强营养,调节饮食,多接受阳光照射及新鲜空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顽固及易于复发的病例,可试用结核菌素脱敏疗法。

展开
症状

角膜炎,流泪,畏光,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


泡性角结膜炎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侵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刺痛和睑痉挛等症状。

根据病变侵犯的部位,临床上本病可分为:病变仅发生于结膜者称泡性结膜炎,发生于角膜者称泡性角膜炎,病变侵及角膜者称泡性角结膜炎。

1、泡性结膜炎发生在球结膜的结节呈灰红色,直径约1~4mm,结节周围限局性结膜充血(图),结节易破溃,顶端形成溃疡,随后上皮细胞由边缘向内生长,1周左右溃疡愈合,一般不留瘢痕,在较严重的病例,有时形成较大的溃疡,病变可深及浅层巩膜,愈合后遗留瘢痕,少数在睑结膜或睑缘部出现泡性溃疡,常见于维生素A缺乏者。

2、泡性角结膜炎结节位于角膜缘,表现为灰白色圆形浸润,边界清楚,易形成溃疡,愈合后角膜遗留不透明瘢痕,使角膜缘不整齐,有时在角膜缘及其附近球结膜上出现多数粟粒样细小结节,沿角膜缘排列,称粟粒性泡性角结膜炎,这些结节可不经破溃即消失,也可互相融合形成溃疡。

3、泡性角膜炎及束状角膜炎见角膜病。

展开
检查

1.体格检查 注意检查球结膜和角膜。

2.辅助检查 一般不需要。

3.角膜病灶刮片是简单、快速、门诊筛查病原菌的有效检查方法。角膜病灶刮片检查对所有感染性角膜炎如有角膜溃疡,均要进行这项检查

展开
治疗

局部滴用0.5%可的松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等及白降汞和黄降汞膏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滴眼。角膜受累者,按角膜炎治疗。口服鱼肝油、钙剂及多种维生素等。

展开
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多接受阳光照射及新鲜空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营养物质。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食物,多吃些蔬菜、水果;2、宜吃有清热作用的食物; 3、宜多喝水。

忌吃食物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食油腻烧烤食物;3、忌食温热性食物。


泡性角结膜炎食疗方

食疗资料为网友上传共享,未经过医生审核,仅供参考。

1.)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3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有疏风热、清头目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肝火头痛,眼结膜炎等症。

2.)治肝火头痛、眼结膜炎:海带20克,草决明30克,水煎,吃海带饮汤。每日2次。

3)苦瓜瘦肉汤:鲜苦瓜200克左右,去瓤切块,猪瘦肉100克,切片。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暑,明目去毒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