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母儿血型不合是因孕妇与胎儿之间血型不和而产生的同种免疫(isoimmunization),1938年Darrow认识到胎儿血是致病的抗原。胎儿由父亲遗传而获得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使母体发生同种免疫,产生的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称新生儿溶血病,这类溶血性疾患仅发生在胎儿与早期新生儿,是新生儿溶血性疾患中相当重要的病因。该病因与免疫和遗传有关,故可连续数胎均得病。本病对孕妇无不良影响,对胎儿和新生儿可因严重贫血而死亡,或因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组织发生胆红素脑病。 ABO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占96%,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常见原因,占28.6%,国外统计ABO血型不合约占出生数15%,有临床症状者3%,我国统计ABO血型不合妊娠占总出生数的27.7%,其中20%发病,有临床症状者5%,1995年6月召开的全国新生儿黄疸学术会议上,有关高胆红素血症的论文23个省市共68篇,共计总结约11610病人。

病因

发病原因

ABO血型不合是我国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占96%,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常见原因,占28.6%,国外统计ABO血型不合约占出生数15%,有临床症状者3%,我国统计ABO血型不合妊娠占总出生数的27.7%,其中20%发病,有临床症状者5%,1995年6月召开的全国新生儿黄疸学术会议上,有关高胆红素血症的论文23个省市共68篇,共计总结约11610病人。

从病因来看溶血或作为第2位(17篇)或第3位(18篇),所以看来溶血是常见原因,而溶血中又以ABO血型不合占第1位,国内自1994年至今文献中有较多对新生儿溶血病做了血清分析的文章,这些多是输血杂志等发表的,数量较大,其中主要为孕产妇的主要有4家,共5971人,在这当中O~A不合的2277人,O~B不合的1858人,前者为后者的1.22倍,他们还做了抗A抗B的抗体效价,效价高于1∶128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就较高,因此做抗体效价对疾病发生与否及临床对策都有关系。

本症第1胎发病占40%~50%,因为O型妇女在孕前常已受其他原因的刺激[如肠道寄生虫感染,注射伤寒菌苗,破伤风或白喉类霉素,它们具有A及(或)B血型物质,某些植物亦具有A,B血型物质]使机体产生IgG抗A,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虽然母婴ABO血型不合很常见,但真正发生AB0血型不合溶血病要少得多,这是因为:①IgG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后,经血型物质中和,组织细胞的吸附部分抗体被处理掉。②胎儿红细胞A或B抗原位点少,仅为成人的1/4,抗原性较成人弱,反应能力差,故发病较少。

ABO血型系统中,孕妇多为O型,父亲及胎儿则为A、B或AB型。胎儿的A、B抗原即为致敏源。Rh血型中有6个抗原,分别为C、c、D、d、E、e,其中以D抗原性较强。致溶血率最高,故临床上以抗D血清来检验。当母亲或新生儿红细胞与已知的抗D血清发生凝集,即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h阴性的孕妇,偶亦可被其他抗原致敏而产生抗体,如抗E抗C抗体等,从而发生母儿血型不合。

胎儿红细胞正常不能通过胎盘,仅在妊娠或分娩胎盘有破损时,绒毛血管内胎儿红细胞才能进入母体,并根据进入的量、致敏次数,影响到抗体产生的多少及最后引起胎婴儿溶血的轻重等。

展开
预防

溶血病的发病,需要母体先后两次接触抗原,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使胎儿受累发病,首先了解孕妇是怎样致敏的,当母亲是Rh阴性时,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盘的损伤孕期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渗漏进入母体,不过机会少,数量小,进入母体的Rh阳性红细胞逐渐聚集在脾脏中,被该处的吞噬细胞所吞噬,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释放足够的Rh抗原,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体,开始产生的抗体是IgM,不能通过胎盘,但不久即产生IgG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至胎儿,第一次产生抗体的速度慢,数量少,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停止增长,但在产生抗体的同时出现免疫记忆细胞,且永久存在,整个过程至少需要8~9周或6个月,此时该妇女已致敏。

一旦致敏,就不能再恢复到未致敏状态,至该妇女第2次再怀孕Rh阳性胎儿时,抗原再次进入母体后则引起强烈反应,此时产生抗体速度快,数量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第2次怀孕分娩过程中,即母亲需二次接触抗原才会使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因此,预防Rh阴性妇女发生致敏,必须在第1次分娩Rh阳性新生儿后立即进行,故在第1次接触Rh阳性时即应注射抗D球蛋白,于第1次分娩Rh阳性新生儿后72h内肌内注射抗Rh(D)IgG 300μg,输血时抗Rh(D)IgG剂量可按20μg/ml血计算,产前预防剂量一般主张300μg,若为流产,孕龄不满12周注射50μg,>12周注100μg,28周200μg,然后按照每毫升胎儿血液完全被中和需注射抗D抗体10~25μg计算,以求合适的剂量,对未致敏的Rh阴性妇女,在孕28周时可加注Rhogam300μg,分娩Rh阳性新生儿后72h再加注300μg,对有ABO溶血病史的孕妇,用活血化瘀中药可取得一些预防效果。

展开
症状

死胎,心脏扩大,重度黄疸,免疫性溶血,生理性黄疸,重度贫血,黄疸,脐血,红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


ABO溶血病的症状轻重差别很大,多数病情不重,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48h内出现,3~7天内消退,易被视为生理性黄疸而漏诊,有的仅在晚期出现贫血,重症可发生死胎,重度黄疸,或重度贫血,但与Rh溶血病相比,不论是黄疸程度,贫血轻重,肝脾大小和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等都比较轻。

 

展开
检查

1.血型 孕妇及丈夫均应做血型检查。

2.孕妇血清学检查 阳性。

3.新生儿血清学检查 取脐血做:①Coombs试验阳性。②抗体释放试验。③游离抗体检查。

4.B超检查。

5.羊水检查。

展开
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方   

1.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养血安胎。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20g,炒山栀、菟丝于、川断各15g。当归、白芍、党参、大黄各10g,生甘草6g。脾虚者加炒白术10g;阴道出血者加苎麻根、阿胶各15g;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20g。   

2.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养血安胎。   

方药: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2g,茯苓12g,白术12g,白芍15g,菟丝子30g,丹皮15g,党参10g,黄芩12g,香附6g,砂仁5g。   

二、专方验方   

1.茵陈汤:茵陈15g,黄芩9g,制大黄3g,甘草1.5g,制成冲剂,每日2~3次,每次1 袋,从确诊即用,直至分娩为止。对出生后发生高胆红质血症的新生儿,每日糖水冲服1包,共3~6天,有较好治疗作用。   

2.益母活血化瘀方:益母草500g,当归、川芎 250g,白芍240g,广木香12g,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g,孕17周始服用直至分娩,每日1~3次,每次1丸。﹝仅供参考 ﹞。  

三、其它疗法   

1. 吴茱萸研末,酒调敷脚心,胎安即洗去,用胎动不安。   

2.灶心土(伏龙肝)16g。研末,水湿润,涂脐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胎动不安。   

四、中药治疗:用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芩15g,甘草3g)结合辨证加减,自抗体效价升高时起,每天1剂煎服,直至分娩。此方剂有抑制抗A、抗B和抗D抗体的作用。 中药材查询 Breakline 母儿ABO血型不合西医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   

由于检验诊断方法的不断完善,新生儿溶血病不但在出生后能确诊,而且在出生前也大都可以诊断。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不但可防止胎儿宫内死亡;并可避免出生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妊娠期处理 预防死胎为血型不合防治中的关键,有以下措施:   

(1)以往分娩史、输血史:凡上一胎有病理性黄疸、贫血、或明确诊断为Rh溶血病者,或为水肿胎儿、死胎者,均应警惕本胎有发生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可能。   (2)实验室检查:先检查孕妇血型,若为Rh阴性或O型,应检查丈夫血型。若夫妇血型不合则测孕妇抗体,此在Rh溶血病尤为重要。第1次测定一般可在妊娠第16周进行,作为抗体基础水平。然后于28~30周做第2次测定,以后隔2~4周重复1次以监测抗体上升速度。   

(3)预防性治疗:夫妇血型不合时,应对孕妇加强监护,设法提高胎儿抵抗力及孕妇免疫力。   

综合治疗:为提高胎儿抵抗力,于孕早、中、晚期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25%葡萄糖液40ml及维生素C 500mg每天静注1次,维生素E 100mg,1次/d,氧吸入1次/d,每次20min。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10~30mg 3次/d,以加强胎儿肝细胞葡萄糖醛酸酶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胎儿宫内监护:定期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及有无水肿。如疑为溶血病或水肿胎儿,更须密切行B超检查,并在B超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与治疗。   

(5)胎儿宫内输血:宫内输血可以挽救一部分严重溶血且胎龄过小的胎儿,藉以延长胎龄,直至胎肺成熟,再进行终止妊娠。   

①胎儿腹腔内输血:在孕22~34周间,取与胎儿同型且无抗体的血液50~100ml,在B超引导下,用长针刺入胎儿腹腔内注入。酌情1~4周进行1次。   

②脐静脉输血:在B超引导下,行脐静脉穿刺,不仅可取血液检查胎儿血型,且可通过脐静脉直接注入血液。   

(6)血浆置换术: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中期(24~26孕周),胎儿水肿未出现前,可进行血浆置换术。300ml血浆可降低一个比数的滴定度。此法比直接胎儿宫内输血,或新生儿换血安全,但需血量较多。   

(7)终止妊娠的指征:妊娠越近预产期,抗体产生越多,对胎婴儿的危害也越大。原则为既防止死胎、又防止因过早终止妊娠而致早产儿死亡。根据过去分娩史、抗体效价滴定度、胎儿胎盘功能,以及参照羊水中胆红素含量(正常值为0.513~1.026μmol/L,如增加至3.42μmol/L,则提示胎儿有严重溶血)及L/S比值等加以综合考虑,以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日期及方法。   

ABO血型不合者,病情较轻时,一般不需提前终止妊娠。如抗体效价达1∶512,提示溶血较严重,如胎儿已成熟可考虑提前终止妊娠。妊娠足月或近足月,预测胎儿已成熟,应适时引产,脱离母体的不良环境。   

2.分娩期处理 孕妇于预产期前2周提前入院。一般以自然分娩为原则,Rh血型不合需提前终止妊娠者可做剖宫产。临产后缩短第二产程。分娩后立即断脐以减少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保留脐带6cm,以1∶1000呋喃西林纱布包裹,外套消毒塑料袋,以备插管换血用。胎盘端脐静脉采血,做血型、血常规、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计数;另取不凝血5ml做直接Coomb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Rh血型不合者,于产后72h内给产妇肌注抗D人血丙种球蛋白300μg,以防下一胎发生胎婴儿溶血病。   

3.新生儿处理 多数患儿可不经特殊治疗而自愈。黄疸明显者,根据血胆红素情况予以:①蓝光疗法每天12h,分2次照射。②口服苯巴比妥5~8mg/(kg?d);血胆红素高者给予25%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1g/(kg?d),使与游离胆红素结合,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③25%葡萄糖静脉注射。④贫血严重者及时输血。

展开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热燥的食物; 3.忌吃油炸食物; 4.忌吃过咸的食物。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