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而迅速融合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或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1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之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 本病如因初次用药导致,多在服药后20多天出现。亦可一开始即出现,也可在麻疹样或猩红热样改变的基础上出现。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肿胀,伴渗液、结痂,之后出现大量脱落的叶状鳞屑。黏膜也可受累,出现充血、水肿、糜烂。本病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合并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蛋白尿、黄疸等。本病病程慢性,有时可长达一个月,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因全身衰竭或激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病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多为鲁米那,磺胺类,保泰松,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链霉素,金,砷等重金属,其他如羟吡唑嘧啶,甲氧噻吩头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异烟肼,硫酰脲等亦可引起,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展开
预防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密切观察并争取确定致敏药物。

3.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方法作皮肤试验,阳性者不可用该药治疗,作皮试前,应备有急救药物,以应急需,目前国家规定皮试液浓度为青霉素500u/ml,链霉素5mg/m1,普鲁卡因0.25%,破伤风抗毒素1 :10,用量均为0.1m1。

展开
症状

全身弥漫性潮红,寒战,剥脱性皮炎,皮肤水疱或大疱损害,猩红热样皮疹,高热


1.引发药物多为鲁米那,磺胺类,保泰松,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链霉素,金,砷等重金属,其他如羟吡唑嘧啶,甲氧噻吩头孢菌素,甲氰咪胍,氯喹,异烟肼,硫酰脲等亦可引起。

2.临床表现 首次用药潜伏期长,一般在20天以上,其中部分患者是在发疹型药疹基础上继续用药而发生,此型药疹在发病开始即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皮损起初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损害,逐渐增重,最终全身皮肤呈现弥漫性潮红,肿胀,皱褶部位出现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感重;同时,唇,口腔粘膜潮红,水肿或水疱糜烂,结痂;眼结合膜水肿,分泌物多,畏光,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一般于两周后,红肿减轻,全身皮肤开始鳞片状脱屑,手足可呈套状剥脱,头发与甲亦可脱落,病程2~4周,重者可伴发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肾炎,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若处理不当,伴发水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时也可危及生命。

展开
检查

常规检查:

1.血常规。

2.尿常规。

3.生化全项。

展开
治疗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一)病因治疗 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 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 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 对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 选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肌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 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 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的特点进行治疗。

展开
护理

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物记入病历并嘱病人牢记,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多喝开水及输液可加速过敏药物的排泄。饮食上可有流质、软食、普食逐渐过度,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食不宜太烫以减少粘膜损伤出血。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