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缓慢进行性的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变性病,临床上以 舞蹈样动作、精神障碍和进行性痴呆为临床特征。

病因

病因: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4p16.3,基因产物为亨延顿素(Huntingtin),病理为尾核萎缩,其次是壳核,基白球,神经细胞变性和脱失,其中以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丧失明显,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相对为少,生长抑素神经元保存。

展开
预防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有效预防措施,通常在起病后10-20年死亡。

遗传病的预防主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环境保护、遗传携带者的检出、遗传咨询、婚姻指导及选择性流产以及症状出现前的预防。新生儿筛查(neonatal screening)是出生后预防和治疗某些遗传病的有效方法。一般采取脐血或足跟血的纸片进行。选择的病种应考虑下列条件:①发病率较高;②有致死、致残、致愚的严重后果;③有较准确而实用的筛查方法;④筛出的疾病有办法防治;⑤符合经济效益对遗传病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婚姻指导及生育指导,必要时选择结扎手术或终止妊娠,可防止患儿出生,减少群体中相应的致病基因。

展开
症状

痴呆,共济失调,精神障碍,烦躁不安,发作性不自主运动,抑郁,异常粗大的舞蹈样动作,易激惹,手的歪扭畸形


1、本病通常30~40岁发病, 逐渐加重多有,家族史, 偶有散发病例,早期可见易激惹,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等精神障碍, 晚期进行性痴呆;运动障碍最初表现明显的烦躁不安,逐渐发展为异常粗大的舞蹈样动作。

2、少数病例运动症状不典型 (Westphal变异型),表现进行性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主, 无舞蹈样动作,多为儿童期发病,癫痫&小脑性共济失调也是青少年型的常见特点,伴痴呆和家族史。

展开
检查

1、CT和MRI检查常在确诊病例证实大脑皮层和尾状核萎缩。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见纹状体中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

3、脑电图可有弥漫性异常。

展开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法治愈,患者子女以后发病的机会为50%,第二代的患病机率也有25%,应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此病的遗传风险。对不随意动作的控制通常效果不佳。

运动障碍和舞蹈症可对纹状体输出神经元多巴胺能已经药物有反应,包括:

①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氯丙嗪或泰必利。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并注意锥体外系副作用。

②耗竭神经末梢DA药物:利血平或丁苯那嗪。

③增强GABA能和胆碱能神经传递药物通常无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减轻病情进展。

展开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护肾、利尿的食物; 2、宜吃具有解毒功效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过咸的食物; 2、忌吃高蛋白的食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