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又称慢性斑点状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涎腺炎症,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成年人及儿童发生者其转归有显著不同。病员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多因反复发作腮腺肿胀而就诊。常为双侧位。肿胀发作有时和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这是因为进食时唾液分泌增加且粘稠,排出受阻所致。不少病例的腮腺肿胀和进食并无明确关系,晨起感腮腺腺体部胀感,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溢出,局部随之松快。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原因不很清楚,一般均认为唾液分泌减少及淤滞是重要的因素。严重的急性腮腺炎症发作以后,导致导管上皮粘液化生,唾液中粘液成分增加,是造成唾液淤滞的因素之一。
腺内结石、导管口因创伤性炎症致瘢痕狭窄、主导管过细等,都可以造成阻塞部位远端扩张而致唾液淤滞,有人称此为阻塞性腮腺炎。复发性腮腺炎好发于腮腺的原因被认为是腮腺导管较长、较窄、易于造成唾液淤滞。
由于本病的发生是腮腺炎病毒经病人唾液飞沫侵入口腔粘膜及鼻粘膜产生繁殖,进入血流后即形成病毒血症,所以本病在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口较多的电影院、市场等公共场所去。健康儿童一定不要去接触病儿,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
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三周时间,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病后即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些,每天要用2%淡盐水漱口。内服板兰根冲剂,在肿胀腮部外敷“如意金黄散”,亦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高热时须加服退热剂。
腮腺肿胀,胀痛,胀感
腮腺区肿胀,有时突然从腮腺导管口流出稠而有咸味的液体,随之胀痛减轻,甚至消失,持续性腮腺区疼痛,不适,唾液分泌减少,口干,口臭等。进食或看见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唾液分泌量增加,导管排出受阻,即加剧腮腺区的疼痛与肿大,停食后症状又逐渐消失,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腮腺造影,X平片。造影之前摄普通X平片是必要的,可以排除结石的存在,造影表现为导管系统部分狭窄,部分扩张似腊肠样改变;腺体部分呈斑点状末梢导管扩张。
腮腺造影:腮腺管注入碘化油1~2ml,消毒棉球压迫腮腺管口,摄充盈相X片,取出棉球,含醋5min,再摄排空相X片。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儿童和成人的治疗有所不同。在儿童要多饮水,每天按摩腺体帮助排睡,保持口腔卫生等;若有急性炎症表现则可用抗生素。成年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治疗基本原则同上,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能发现发病因素如结石、导管口狭窄,可先去除结石或扩张导管口(用钝头探针仔细插入导管内,先用较细者,再用较粗者逐渐扩大)。也可向导管液入药物,如碘化油、各类抗生素等。经上述治疗仍无效,可考虑手术。
2.手术治疗方式有二:一是作导管结扎术,可从口腔内进行。适应证的选择条件必须是腮腺导管系统经抗生素反复冲洗,粘液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或停止方可施行。结扎术后可口服硫酸阿托品片,每日1~3次,每次0.3mg,共服用3~5日。腮腺区加压包扎,以促使腺体萎缩。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粘液脓性分泌物自发破溃疡或形成潴留脓肿。手术方法之二是在各种保守治疗及导管结扎术失败而病员有手术愿望时,可行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由于长期炎症的影响,纤维组织形成而周围组织粘连,分离面神经经较为困难。术后如有面瘫表现可用维生素Bi及B12并配合理疗。必须强调的是应将腺组织尽可能摘除,并应将腮腺导管全长完全切除,否则术后在残存导管段仍可能形成潴留脓肿。
宜吃食物
1、宜吃流质及软食; 2、宜清淡饮食; 3、宜多吃水果蔬菜; 4、宜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酸性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油腻食物; 4、忌坚硬食物; 5、忌发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