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末梢神经炎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病因

中毒,营养代谢障碍和过敏(25%):

如铅,砷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苯妥英钠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有机化合物。如糖尿病,尿毒症,妊娠等。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感染(15%):

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其它(10%):

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遗传性感觉性神经根神经病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除少数病因(如麻风)所致者周围神经有炎性改变外,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少数病例可伴有神经肌肉连接点的改变。

展开
预防

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

展开
症状

深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过度,跨阈步态,肌束震颤,腱反射消失,四肢湿冷,发绀,腹泻


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一、感觉障碍: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少数病人可有深感觉障碍,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

二、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跃,久病后可有肌萎缩。

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干变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展开
检查

1、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

2、肌电。

3、影像学检查。

展开
治疗

末梢神经炎西医治疗方法(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1、维生素B1、B6, 维生素B12、维生素C、芦丁片、弥可保、甲钴铵、安维胶囊。

2、静脉输液:胞二磷胆碱,654-2、丹参注射液等。

3、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

4、地巴唑,辅酶Q10 ATP、辅酶A,细胞色素C。

末梢神经炎中医治疗方法   

红参、黄芪、当归、白芍、吴萸、木瓜、槟榔、苏叶、桔梗、桔红、陈皮、木通、地龙、甘草。水煎,遵医嘱拿药,鸡鸣时服头煎,天亮时服二煎。

展开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营养神经的食物;2.宜吃活血的食物;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生姜、生蒜、韭菜; 2.忌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3.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如咖啡、浓茶。


忌食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湿热证忌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酒、辣椒、干姜、胡椒、桂皮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