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性紫癜(SenilisPurpura)是一种慢性血管性出血性血管性出血性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及女性。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皮肤、皮下组织及血管壁本身因素有关。患者皮肤发生老年性退行性变,胶原、弹性蛋白逐渐消失,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松弛,使小血管周围失于支撑,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局部出血倾向。出血斑直径为l~4cm,多在轻微外伤后出现。出血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下臂、手及小腿出现紫斑,呈深红色或紫红色。紫斑吸收缓慢,常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伴营养不良或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
本病多由老年人皮肤发生高度的老年慢退行性变时,组织松弛,小血管周围性的胶原组织缺乏,皮下脂肪和弹力纤维丧失,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稍受轻微的外伤,即可引起破裂,溢血形成紫癜,有人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及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性减少,60岁时达最低值, 这种生理改变,使老年人更易倾向于出血。
组织中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弱,故血液吸收迟缓,在细胞外渗处常遗留含铁血黄素沉着,如此反复而成慢性复发性疾病。由此可见,吞噬细胞能力对血液吸收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衰老以致皮肤松弛和皮肤,皮下组织萎缩,血管失去支持而又缺乏弹性,轻微外伤就可造成血管破裂,红细胞外渗。
采取预防为主,如保护肢体不受外伤,静脉穿刺后局部压迫时间延长,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皮肤紫癜,紫癜,皮肤色素加深
患者为中老年,尤以65岁以上高龄组为多,这种老年人即使在日常生括中,只要轻微外伤,例如指压1~2min就可发生紫癜,女性患者似较男性为多,紫癜主要发生于易受外伤的暴露部位,如背,前额,小腿,上胸V形区以及前臂伸面,偶尔也发生于面部,特别是鼻背与眼镜架接触压迫处,通常对称,压脉带试验常可呈阳性。
早期患处可有血管扩张,继而发生紫癜或开始即有局限性紫癜,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从针帽至掌大,由于缺乏炎症反应,紫癜的色泽常很少变化,境界鲜明而呈暗紫色,可持续数周或更长,紫癜退后遗留长条形色素沉着,病变处皮肤变薄,缺乏弹性,毛发稀疏甚或缺乏。
1.出凝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轻度阳性。
2.外周血: 血小板正常。
3.骨髓象: 巨核细胞正常。
4.组织活检:病变处皮肤萎缩,真皮上部弹性纤维变性而下部萎缩,胶原纤维疏松,分离而成束,红细胞外渗处静脉破裂而毛细管外观正常,几无炎症反应。
治疗:
本病无有效治疗,临床上有学者应用维生素C口服或静滴治疗本病,依据是有试验证实随着年龄增长,正常人血浆及白细胞内维生素C的含量呈进行性减少,在60岁左右可达最低值,并认为这种生理改变可使老年人更易发生出血倾向,但用维生素C治疗未见疗效。
中医治疗
在中医学中﹐虽无明确的老年性紫癜的多称﹐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紫斑”的范围内﹐对此﹐古人有较深刻的认识。张景岳在《景岳金书﹐血证》中指出血症的病因为﹕“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色欲而动火者﹐有以劳倦色欲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在《素问﹐调经论》中提出﹕“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
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有﹕“心脉微涩为血溢”。其中“孙络外溢”相当于后世所指的肌衄﹐是因终末小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溢”相当于小静脉破裂出血。元代朱丹溪较早提出内伤发斑﹐《丹溪心法﹐斑疹》说﹕“内伤斑者胃气极虚﹐一身火游行于外所致”。外科书籍﹐如《外科正宗》﹐《医宗全鉴﹐外科心法》等﹐将本病称为葡萄疫。在治疗方面﹐至宋代﹐以《太平圣惠方》为代表,己有了许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为主要治则的方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葡萄疫》指出紫斑的初病和久病的症状不相同﹐治疗上初病宜清热凉血﹐久病多宜补益扶正。
西医治疗
治疗: 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及防止新损害。慎用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以免加重或诱发新的紫癜。纠正营养不良及治疗肝病。部分患者服用同化激素有效。维生素C、E及烟酸亦可酌情使用。
预后:本病很容易复发。
(一)休息活动: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倾向严重者或已有内脏出血及合并高热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
(二)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若伴有贫血应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忌用温补,应以偏凉或性平者为好,多选用蔬菜水果性凉者对止血有利。注意忌油腻、生硬食物并忌用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等。消化道出血者酌情改进流食或禁食,以静脉补充营养。
(三)心理:出血症状常使病人恐惧不安,应给予安慰使之避免情绪过度紧张而激发或加重出血,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宜吃食物
1.宜吃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宜多吃温阳的食物; 3.宜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常吃味重食物; 2.忌吃难消化食物; 3.忌吃易胀气的食物。
1.过敏源若是食物,应尽量设法确定是哪种食物并严格禁食该种食物。鱼、虾、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蚕豆、菠萝、花粉等植物性食物有可能成为过敏源,这些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可占10~15%,应逐一加以排除。
2.高蛋白膳食,瘦肉、动物肝脏、蛋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应充分保证。
3.高维生素食品,尤其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绿叶蔬菜、青椒、柑橘、鲜枣、猕猴桃、刺梨等。冬季蔬菜淡季时绿豆芽也是很好的维生素c来源。
4.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有肾脏损害者,应限盐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