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气中毒是在工作过程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氯气是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其比重为空气的2.5倍,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在化学和塑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纸和纺织业用其作漂白剂,液态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消毒和清洁剂。
大部分氯气中毒发生于工业事故。氯和组织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盐酸和次氯酸同时还有氯元素及氧自由基,更有意思的是,氯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是盐酸的10~30倍,这取决于接触的浓度和时间,使整个呼吸道均可受累。工业上接触氯的机会有: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密封不良或有故障,亦可发生大量氯气逸散。主要见于电解食盐溶液,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造纸、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
预防:
1.加强安全教育,健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生产设备,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
2.更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个人防护等。
3.把好就业前体检关,凡有气管和心肺疾病健康搜索不宜从事此类作业。
呼吸困难,昏迷,白细胞增多,惊厥,两肺满布粟粒状阴影,发绀,休克,声音嘶哑,干咳,胸痛
吸入氯气后,即刻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空气中氯气浓度达到或超过90mg/m3起咳嗽,并出现肺水肿等症状,开始时有胸闷,气急,咳嗽,胸痛,发热,头痛,以及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偶有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干湿啰音,白细胞增多,接触高浓度的氯气导致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表现为发绀,大量血性泡沫痰,神志障碍,惊厥,昏迷,休克,肾功能障碍和酸碱平衡紊乱,据报道无咳嗽者约占2.7%~52.4%,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快,肺部阴影消失也快。
1、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检测,白细胞计数(WBC)检查示:白细胞增多。
2、胸部透视及X线检查:病情轻时胸片可正常,亦可表现为肺间质改变和(或)肺实质改变。
3、胸腔积液检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许多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不断出现,使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PE)的生化检测有了较大进展,为临床诊治氯气中毒提供了更多依据。
(一)治疗
主要是支持性治疗,应特别注意保证氧合与通气。如存在喉头水肿,根据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宜采用较大直径的插管,有时需将气管内炎性渗出物和碎片吸出。呼吸衰竭和肺水肿的病人可进行机械通气,一般采用容量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可改善因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严重低氧血症。需吸入高浓度氧,注意湿化以稀释黏稠的分泌物,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扩张阻塞气道。在排出支气管栓子时体位引流可能有用。皮质激素在严重的气流受阻病人可能有效。不主张预防性抗菌治疗。
预后:
有二度和三度灼伤者病死率为40%。
⑴一般处理:立即将患者撤离现场,送至新鲜空气处,如眼部或皮肤污染,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给予0.5%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水;皮肤酸灼伤用2%~3%碳酸氢钠溶液湿敷。接触一定量氯气的患者应留在医院观察,监护内容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变化,争取早期作血气分析及动态胸部X线拍片观察。
⑵纠正缺氧: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PP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2.忌吃寒凉性的食物; 3.忌吃生硬的食物。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