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可以是隐性感染,或如流感样,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为主要表现。典型表现呈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脑膜脑炎,本病一般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属于RNA病毒,1934年虫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期间,1例曾被诊断为St.Louis脑炎的患者死亡后,从中枢神经系统采集到的标本接种到猴子,经连续传代后分离出这种病毒,1年之后,在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也发现这种病毒,它对人类的病因学作用的地位,很快就得到确定,目前,它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沙拉病毒属(Arenavirus)。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大小为40~60nm,本病毒十分不稳定,在乙醚,pH7以下均易被破坏,56℃ 1h可被杀灭,在室温下,病毒在脑组织混悬液中也不稳定,但在50%甘油,-70℃可长期保存,本病毒在鸡胚或鼠胚成纤维细胞组织培养中能够生长,实验室感染除鼠外,也可用豚鼠,狗与猴子。

人类感染本病毒之后,不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都能产生血循环抗体,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能检出人类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抗体,临床症状出现后1~6天就可检出抗体,随后在数月至数年内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补体结合抗体在2~3周内出现,维持数月;中和抗体则在约2个月内产生,持续多年。

(二)发病机制

本病罕见致死病例,故很少有病理学改变的报告,主要发现是脑肿胀,蜘蛛膜增厚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出血,坏死,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局灶性炎症性淋巴小结等,但亦曾有过非典型的死亡病例,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现病理改变,病变只见于肺,肝,肾与肾上腺等脏器。

展开
预防

因为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患者没有必要隔离处理,与本病毒有关的实验室及动物室应注意防范,以免引起实验室暴发流行。

展开
症状

脑膜刺激征,恶心与呕吐,背痛,淋巴结肿大,脑膜炎,谵妄,腹泻,肌肉酸痛,咽痛,嗜睡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感染了本病毒后,表现可以从无症状感染,流感样全身性疾患,脑膜脑炎以至于严重的脑膜脑炎,但各型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不同的临床表现是否与不同的病毒株有关,目前尚未能肯定。

流感样全身症状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8~12天,起病急,发热可高达39.5℃,伴有背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有些患者出现咽痛,咳嗽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少数还可有皮疹,淋巴结肿大与压痛,恶心,呕吐与腹泻等表现,病程一般在2周左右,部分患者,经过一段间歇后,可有第二次,甚至偶尔有第三次类似的发作,但症状常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逐渐恢复,有些则发展到脑膜炎。

脑膜炎患者起病时可先有流感样全身性症状,也可以一开始就以头痛,颈硬,呕吐,腰背肌肉痛等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但病情不如化脓性脑膜炎严重,脑脊液检查符合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的特征,病程一般持续1~2周,脑脊液的改变较症状恢复稍迟。

偶尔病变波及脑脊髓实质,出现脑膜脑炎的表现,病者可有个性改变,谵妄,嗜睡,甚至昏迷,亦可有脑神经与外周神经的感觉丧失与运动障碍,腱反射的改变等,个别严重者可致死。

只具有流感样全身症状的患者,由于临床上缺乏脑膜炎表现,没有指征做腰椎穿刺,诊断只能依靠流行病学资料的提示,以及病毒血清学诊断证据,此类患者脑脊液检查可出现异常。

有脑膜炎表现的患者,脑脊液检查有一定帮助,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增加(即使在病程早期,仍以淋巴细胞占绝大多数),糖含量稍低,对诊断本病有一定提示,但是,脑脊液改变也是非特异性的,难以与其他原因的淋巴细胞性脑膜炎鉴别。

 

展开
检查

外周血的白细胞与分类计数通常正常,偶尔可见异形淋巴细胞,血沉正常。

脑脊液检查外观正常,压力正常或稍有上升,细胞数为500×106/L左右,淋巴细胞可高达80%~90%,蛋白质常可达1g/L左右,糖可为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

展开
治疗

(一)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以对症为主,患者应卧床休息。严重头痛、颅内压较高者可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处理。 

(二)预后  

本病是自限性的疾病,预后良好。绝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恢复。脑膜炎的患者恢复较慢,可迁延数周、数月之久,一般没有明显的后遗症。个别严重患者,可有持续性头痛、眩晕、疲乏、记忆力障碍等后遗症状。偶尔亦有死亡者。

展开
护理

1、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

2、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

3、注意患者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燥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忌吃容易上火的 食物; 3.忌吃抑制机体免疫力作用的食物。


适宜食物

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饮食禁忌

1.糖:避免吃精制糖,含大量淀粉,能量堆积,使大脑氧化快。

2.罐装沙丁鱼、咸鱼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剂,高盐,增加体液渗透压,增加脑负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