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头蚴病(sparganosis)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寄生的皮肤病,此种蚴虫寄居于蛙、蛇等动物的肌肉及皮下组织内,含有此种蚴虫的未曾煮熟的蛙肉或蛇肉被人类食后,或饮用含有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属所污染的水,或用裂头蚴感染的生蛙皮、蛙肉直接外敷治疗皮肤溃疡或眼病,蚴虫即可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其发育涉及终末宿主(如狗、猪),两个中间宿主甲壳类动物和脊椎类动物(如爬虫类、鸟类)。人类是第二期幼虫的临时宿主。
局部敷贴生蛙肉,食生或半生不熟的蛙,蛇肉或猪肉而感染,吞食活蝌蚪喝生水或游泳误吞入含原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蚴虫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
这是主要感染方式。在东南亚一带,尤其是我国和越南的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有清凉解毒的作用,常将整只生蛙或去除内脏的蛙捣碎加入红糖后敷贴创口、脓疡、眼疾患处或治牙痛,若蛙肉中有裂头蚴,可自伤口、正常皮肤、黏膜侵入人体组织中寄生。
中国民间有吞食活蛙治疗疮疖和疼痛的不良习惯;又有食蝌蚪以治皮肤病的习俗。在延边地区,居民喜食半生的烤蛙或生蛙肉、蛇肉及猪、牛、鱼肉;广东、香港等地居民喜食田鸡粥(青蛙广东称田鸡)或生炒青蛙肉及蛇肉,以上制作方式未能杀死寄生在肌肉深部的裂头蚴,而使人体感染。福建某地一农民因患疥疮误信“仙方”而吞食 7 只小青蛙,后经手术从腿部取出裂头蚴。
饮用生水或游泳、捕鱼时误饮湖水、塘水使受感染的剑水蚤有机会进入人体,原尾蚴从剑水蚤体内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内脏组织或迁移至肌肉皮下组织,发育为裂头蚴。
发病机制
未曾煮熟的蛙肉或蛇肉被人类食后,或饮用含有裂头蚴感染的剑水蚤属所污染的水,或用裂头蚴感染的生蛙皮,蛙肉直接外敷治疗皮肤溃疡或眼病,蚴虫即可通过皮肤创面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发病。
避免用生蛙皮,蛙肉治疗皮肤疾病,不食用未曾煮熟的蛙肉,蛇肉,不饮生水。
皮下指头至鸽蛋大的肿块结节,水肿,结节,瘙痒,眼球不能随意动,皮下结节
皮损为位于躯干或下肢皮下的指头至鸽蛋大的炎性肿块结节,数目为1~2个,患部多有水肿及瘙痒感,亦可无任何感觉,寄生于眼部者,可引起疼痛性结膜炎,或致使眼球运动限制及毁坏眼球。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活组织检查; 皮下包块和眼睑结节活检可找到虫体。
病理检查显示嗜酸性肉芽肿,病变中心为虫体横切面。
(一)治疗
外科摘除,或静脉注射新胂凡纳明。
(二)预后
此虫也可广泛侵及双肺,胸腔,腹腔或淋巴结等组织,导致严重的后果。
合理膳食习惯: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产品。如青菜、萝卜、海带、紫菜等。宜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不可吃刺激性强的葱、椒、咖啡等。少吃精制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3.宜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有人工色素丰富的食物; 2.忌吃易过敏的食物。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