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粘膜上的这种斑块是不能被擦掉的,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类之中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国内1980年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0.47%(包括烟斑)。长期以来曾将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使许多白色损害混同于白斑,从而造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上的不恰当结果。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应该明确,白斑是肉眼所见的临床术语,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应该符合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而不是单纯的上皮增生。
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烟是普通的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它如咀嚼槟榔、酒、醋、辣、烫,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
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患者以中老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3.5∶1)。
1、心情放松、精神愉快、开朗,至少应避免精神创伤、过度劳累、过度思虑、忧心忡忡。
2、禁烟戒酒,避免继续危害人体免疫功能或对皮肤产生损伤性刺激。
3、平时要少吃辣椒、生蒜、生硬或粗糙的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或损伤口腔白斑区,减少口腔白斑病癌变的机会。
4、积极治疗病症也是有效预防癌变的方法,而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治疗上也无特效药,一般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12,或以鱼肝油局部涂擦患部有助减轻症状,而冷冻或激光治疗却是常用方法。
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白斑,口腔溃疡,口腔难愈的白色片状物,口腔黏膜纤维化,口腔粘膜上白色较硬的隆起斑块,咬嘴唇或舌
白斑的好发部位是颊、舌背、舌腹、唇、腭、口底,牙龈等部位的口腔粘膜,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其它部位,某些类型具有比较特定的部位:颗粒状白斑多见于口角区颊粘膜;皱纸状白斑多见于口底舌腹;疣状白斑多见于牙龈,白斑发病部位与白色角化病的好发区域不同,而且在形态和质地上也无共同之处,白色念珠菌白斑除了微脓肿及上皮异常增生外,还可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或培养等方法查明组织内有病原体,从发病部位和损害质地以及损害边界的清晰度,可以区别白斑与白色角化病,组织学检查更为明确。
白斑是癌前损害,在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异常增生,核深染,有丝分裂增加,极性消失,核浆比改变,异角化等,至于上皮表面的形态如皱纸状,疣状等,虽然并不象征癌前改变,但应高度警惕。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斑块状损害的肉眼所见,往往很难同白念菌白斑相鉴别,但扪时前者较硬。
2.颗粒状: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口角区粘膜多见,损害常如三角形,底边位于口角;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的赤斑;赤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斑,所以有不少同义名:结节-颗粒状白斑或颗粒状赤斑或非均质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数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皱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同义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时发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单独发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损害面积不等,甚至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状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进行活体检查,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亦同。
4.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以上各型在发生溃疡时可冠以“溃疡型”,溃疡实质上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其次,各型的临床诊断必须得到病理检查的验证,以作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也应除去。严禁用苛性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处理白斑。
2.在确认已经纠正吸烟等有害习惯后而损害尚未消失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治疗,并进一步寻找致病因素。
3.口服维生素A,每日5万U,或维甲酸35~50mg/d,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从第2~3周起,逐渐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疗程约1~2个月。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
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红粘膜。软膏制剂因不能粘附于润滑的口腔内侧粘膜故不适用。新型制剂isotretinoin与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与维生素A酸相同,主要优点是剂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应少(唇红干燥、脱发),但有致畸作用。
4.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5万U。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5.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宜吃食物
1.宜吃低纤维素的食物; 2.宜吃弱碱性的无刺激性的食物; 3.宜吃性味温和的食物; 4.宜吃质地比较软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纤维素比较高的食物; 2.忌吃比较粗糙的食物; 3.忌吃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
应多饮水,吃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米粥、豆浆、菜泥、蛋汤等,少吃辛辣、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