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staphylococcus peripheral keratitis)也称为边缘性卡他性角膜炎或卡他性角膜溃疡,正如病名所提示的,该病是由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的免疫反应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是由慢性睑结膜炎引起的,角膜浸润处可见中性粒细胞,宿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产生的抗体反应与角膜浸润有关,有报道,β-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以引起周边角膜溃疡,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溃疡相似,患者眼睫毛处常有细菌,90%的患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二)发病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周边性角膜炎是继发于抗原-抗体反应和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多形核白细胞反应,抗原和抗体结合通过趋化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免疫反应几乎不参与这一反应过程。
角膜炎常用滴眼剂及眼膏,应注意有效的浓度及滴眼的次数,按医嘱进行滴用。
保持结膜囊清洁,分泌物多者要及时清拭或冲洗,但如有角膜穿孔危险时不要冲洗。
角膜炎的恢复期可进行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加强组织修复。
应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不随意用脏手与脏手帕揉拭眼睛,洗脸用具定期煮沸消毒,做好角膜炎家庭护理,预防重复感染,加重病痛,造成不良后果。
眼痛,充血,角膜溃疡,角膜炎,畏光
1.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患者有轻度到中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无特异性。
2.体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以周边角膜浸润起病,浸润常位于2,4,8,10点位,浸润与角膜缘之间有1~2mm的透明角膜,角膜浸润可为单发或多发,平行于角膜缘而扩展,浸润可融合,随着角膜炎的迁移,浸润部位的角膜上皮脱落,形成角膜溃疡或角膜基质变薄,角膜缘血管长入溃疡区,前房通常安静,在严重的病例,溃疡偶尔可导致穿孔。
睑缘细菌培养可以发现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其他特殊实验室检查。
(一)治疗
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不伴有角膜上皮缺损的角膜基质浸润,可单独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或联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有角膜上皮缺损和溃疡时,采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一般情况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边缘性角膜炎经过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后很快愈合。如果浸润扩大,溃疡加深,前房炎症反应明显,应考虑到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可能。
治疗睑结膜炎对减少角膜浸润和溃疡的复发是必要的。眼睑湿热敷,眼睑清洁,睑缘涂抗生素眼膏等有助于控制眼睑的炎症。对复发性睑结膜炎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二)预后
良好。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食物,多吃些蔬菜、水果;2、宜吃有清热作用的食物;3、宜多喝水。
忌吃食物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食油腻烧烤食物;3、忌食温热性食物。
中医认为黑睛(角膜)疾患证候属实热,饮食可适当增加滋阴降火,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梨等。对于年老患者,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容易亏损,宜食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