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Acute purulent parotitis)已往常见于腹部大型外科手术后,所以又称为手术后腮腺炎(postoperative parotitis),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抗生素应用的发展并注意维持正常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目前已少见。除此情况外,腮腺的急性炎症病员仍时有所见。

病因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少见,为化脓性致病菌所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并发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或大手术后的病员。

正常时,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重病及消耗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后期或胸,腹部大手术后的病员,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减弱,唾液分泌功能障碍,致病菌经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腺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此外,外伤或周围组织炎症的扩展,涎石,疤痕挛缩等影响唾液排除,亦可引起本病。

展开
预防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继发性疾病,其预防更胜于治疗,正确而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其发生。

展开
症状

化脓性腮腺炎,腮腺肿大,胀痛,白细胞增多,高热,脓肿,脓性分泌物,寒战,发烧,蜂窝组织炎


1.病史

可有全身系统性感染或传染病引起的发烧,大手术后禁食,脱水,或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历史,以及急性感染的全身及腮腺局部表现。

2.临床表现

(1)单侧亦可为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急性腮腺肿大,胀痛或持续性跳痛,张口受限,全身发热不适等病症。

(2)局部病变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明显压痛,由于腮腺包膜致密,故扪之较硬。

(3)口内腮腺导管口红,肿,分泌减少,病变后期当挤压肋腺腺体,可有淡黄色较稠的脓性分泌物溢出。

(4)由于腮腺腺体呈分叶状,故其脓肿形成后可表现为多灶性,即多个分散的脓肿,加之肋腺筋膜坚韧,故即使有脓肿形成亦难以扪及波动感(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病程,全身中毒反应及局部穿刺,抽出脓液而确诊)。

(5)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急性期感染可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而表现相应间隙的蜂窝组织炎的临床体征,病程后期脓肿穿破腮腺筋膜及相邻组织,可由外耳道溃破溢脓,亦可在颌后或下颌角区形成皮下脓肿。

发病急骤,多数病员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少数病员由于机体状况衰竭,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耳垂上翘,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张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

诊断时要注意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后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小儿,有接触传染史,常为双侧性,腮腺导管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

展开
检查

周围血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多核白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可出现中毒颗粒,但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不宜作腮腺造影,以免促使感染扩散,而唾液的生化检测也无助于诊断。

展开
治疗

本病虽少见,但病情常较严重,应积极预防。对重病及大手术后的病员,应特别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鼓励咀嚼运动,给酸性饮料或食物刺激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作用。   

发病后要注意改善全身情况。对体质衰弱的重病员,应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早选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内服、外敷中草药。如脓肿形成,需作切开引流。切开时要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一般在耳屏前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钳沿面神经走行方向行钝性分离,对分散的小脓灶作多处引流。   

展开
护理

1首先要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病发期间至腮腺消肿之前不得去幼儿园或是学校,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病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2注意不要给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给病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

3小儿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病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

4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果男孩的睾丸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漱口。局部热敷:用包了毛巾的热水袋给孩子在患处热敷,可以减轻孩子患处的疼痛。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白酒、辣椒、生蒜;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肉、咸鱼;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蒸米粑、粽子、糯米饭。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