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为整个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有时大声喊叫,过度用嗓、剧烈咳嗽,也可引起急性喉炎,若发生于儿童,病情较为严重。间接喉镜下可见喉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有时可见声带粘膜下出血或附有粘稠性分泌物,声带肿胀,游离缘变纯,发声时两侧声带不能闭紧。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急性充血、肿胀,特点为双侧对称,呈弥漫性,声带运动正常,闭合有隙。黏膜充血肿胀,通常首先出现在声带,逐渐发展导致室带及声门下黏膜充血肿胀,以声带及杓会厌襞最为显著。早期声带黏膜表面呈淡红色,可见充血的血管纹,逐渐变成暗红色,声带边缘圆钝成梭形。喉部黏膜早期分泌少,继而有黏液分泌物附着于声带表面,因加重声带闭合不全而造成声音嘶哑加重;分泌物咳出后,声音嘶哑可有所减轻。

病因

全身因素(30%):

烟酒刺激、受凉、疲劳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本病。本病多与感冒相关,通常先有病毒入侵,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球菌等。

职业因素(30%):

吸入过多的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如氯、氨、硫酸、硝酸等),可引起喉腔黏膜的急性炎症。发声不当或用嗓过度也可以造成急性喉炎,尤其在使用嗓音较多的职业如教师、演员、售货员等。

外伤(20%):

喉异物、颈部及咽喉部外伤及检查器械损伤喉部黏膜,也可以造成喉黏膜水肿或黏膜下血肿从而继发急性喉炎。

过敏(10%):

特定的食物、气体或药物可引起特异性体质患者喉腔黏膜水肿,造成急性喉炎。

展开
预防

1.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调整身体状态和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避免感冒。

2. 避免过度用声和滥用嗓音。

3. 清淡饮食、避免烟酒刺激、避免口干舌燥,应多喝水,清淡饮食,常食用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过量食用辣椒、浓茶、浓咖啡、碳酸饮品、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和干果类食品,过甜过咸等食品如巧克力、糖果等。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寒冷及高热气温刺激;避免接触粉尘、刺激性气体及有害气体、空气质量差的环境等一切对喉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

5. 尽量避免接触导致慢性过敏性咽喉炎的致敏原。避免过敏性食物。

6.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邻近病灶如鼻鼻窦炎、咽炎、气管炎等。

展开
症状

发烧,呼吸困难,浑身忽冷忽热,畏寒,失音,喉咙痛,咽喉部充血


症状

1.声音嘶哑 声音嘶哑是急性喉炎的主要症状,主要是由于声带黏膜充血水肿所致。轻者发声时音质欠圆润和清亮,音调较前变低、变粗;重者声音嘶哑,发声费力,更甚者仅能作耳语,或完全失声。

2.喉部疼痛 患者感喉部不适、干燥、烧灼感、异物感,喉部及气管前可有轻微疼痛,发声时喉痛加重,通常急性喉炎引起的疼痛不影响吞咽。

3.咳嗽 因喉黏膜发炎时分泌物增多,常有咳嗽,起初干咳无痰,至晚期喉部则有粘脓性分泌物,因较稠厚,常不易咳出。分泌物若粘附于声带表面可加重声音嘶哑。

4.呼吸困难 少数重症成人急性喉炎由于喉腔黏膜水肿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此种情况在声门下型急性喉炎中常见,由于声门下区域空间较为狭窄,如果黏膜高度水肿势必造成气道受阻。

5. 全身症状 成人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较重的细菌感染者可伴有发热、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6. 邻近器官的感染 由于呼吸道黏膜彼此延续,急性喉炎可为急性鼻炎或急性咽炎的下行感染,故常同时伴有鼻部、咽部的炎性症状。急性喉炎也可伴有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体征

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黏膜急性充血、肿胀,特点为双侧对称,呈弥漫性,声带运动正常,闭合有隙。黏膜充血肿胀,通常首先出现在声带,逐渐发展导致室带及声门下黏膜充血肿胀,以声带及杓会厌襞最为显著。早期声带黏膜表面呈淡红色,可见充血的血管纹,逐渐变成暗红色,声带边缘圆钝成梭形。喉部黏膜早期分泌少,继而有黏液分泌物附着于声带表面,因加重声带闭合不全而造成声音嘶哑加重;分泌物咳出后,声音嘶哑可有所减轻。

展开
检查

间接喉镜下可见喉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有时可见声带粘膜下出血或附有粘稠性分泌物,声带肿胀,游离缘变纯,发声时两侧声带不能闭紧。

展开
治疗

声带休息(声休)

急性喉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声带休息,不发声或尽量减少发声次数及发声强度,减少由于发音造成的双侧声带运动、互相摩擦引起的声带水肿。应防止以耳语代替平常的发声,因耳语声造成声门下压力增大而并不能达到声带休息的目的。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寒冷及高热气温刺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调整身体状态和增强抵抗力;避免口干舌燥,应多喝水,清淡饮食,常食用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禁烟禁酒等。避免过敏性食物及刺激性气体。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邻近病灶如鼻鼻窦炎、咽炎、气管炎等。

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喉炎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即可,而继发细菌感染的急性喉炎应予以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注射,及时控制炎症。

糖皮质激素治疗

声带明显充血肿胀者可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迅速消除喉部黏膜水肿,减轻声音嘶哑的程度。对于声门下型喉炎者,吸氧和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防呼吸困难的加重。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可用含有类固醇激素的抗生素溶液进行经口雾化吸入治疗,可使雾状药物直接作用于喉部,有利于消炎消肿,稀化喉部分泌物,减轻喉部疼痛感。

对症治疗

对于咳嗽严重者应控制咳嗽引起的声带剧烈震动,应用止咳药物。痰液较多者应用黏液促排剂等。咽喉疼痛可适当应用润喉片及局部喷雾治疗。配合中医中药治疗等。

急性喉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感冒机会,也许就能避免喉炎的发生。

(1)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3)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4)生活要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5)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6) 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干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急性喉炎西医治疗方法

(一)全身治疗:病情较重,有明显全身症状者,应适当休息,给予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及激素(强的松5~10毫克,一日三次)治疗。

(二)病人应禁烟酒,不吃有刺激性食物,少讲话,以利炎症消退。

(三)局部治疗:超短波理疗,具有消炎、止痛作用,每日1~2次,复方安息香酊蒸气吸入,每日3~4次。雾化吸入:抗菌素液加激素液(或加入少许肾上腺素、1%麻黄素)。

急性喉炎中医治疗方法

可用麝干麻黄汤(麝干9麻黄6杏仁9胖大海6桔梗6甘草5)。如痰多,高热、气急、胸闷、病情加重者,则以清热宣肺,化痰利咽为主。用清喉宁肺汤(桔梗9前胡9桑白皮9贝线9知母9黄芩6栀子6甘草3)。

展开
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花椒、大蒜; 2.忌吃油腻的食物;肥肉、猪油、羊油、牛油; 3.忌吃煎炸的食品;煎饼、油条、薯条。


急性喉炎食疗方(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梨两三个,去皮捣汁饮,或梨一个挖心加川贝3克,蜜糖30克,同蒸熟食之,治急性 喉炎,咳嗽声嘶。

螃蟹1只(小的用2只),生地30克,同煮汤,两碗清水煮为1碗即可食用。

3生橄榄七颗,萝卜250克,水煎当茶饮,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治急性喉炎,流感,支气管炎,饮食积滞。

白萝卜生捣汁250克,加白糖30克,或加生姜汁一二滴,服下,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嘶,支气管炎。

青鱼胆干粉,青黛等分,共研细末,作吹喉用,一日二三次,可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若用麻油调敷患处,可治腮腺炎,丹毒。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14枚、鸡蛋1个、米醋适量.用法:先把鸡蛋打一小孔,去鸡蛋黄,留蛋清,入半夏,后入米醋(以蛋壳满为度),把鸡蛋放在一个预先做好的铁丝架上,放在火上烤之,沸3沸,去渣,取汁少少含咽之.不愈再用3剂.主治:咽喉疼痛,生疮,发声不出。

白萝卜200克,柠檬1个,蜂蜜15克。将白萝卜捣碎,柠檬切片,置于广口瓶中,倒入蜂蜜,放置半天取汁饮之。

西瓜皮洗净削去老皮晒干,煎水滤汁,加蜂蜜适量调匀饮用,每日2次。

豆浆250克煮沸,调冲划溶的鸭蛋1只,加冰糖适量,每日2次。

青葱数根,鸭蛋1-2只,加水同煮,用饴糖适量调和,吃鸭蛋饮汤,每日1次。

鲜藕适量榨汁100毫升,加蜂蜜20克,调匀服用,每日1次。

青橄榄4枚,芦根30克,加水煎,滤汁代茶饮。

百合20克,绿豆50克,加水煮汤,加冰糖调味,每日1次。

绿茶10-15克,沸水中泡,凉温后加蜂蜜,嗽喉1次/30分钟后咽下。

患者适宜食

以清润食物为主,多吃酸味食物,这样才能达到养肺润燥的目的。

具体从食疗进补的角度来看,秋季是很好的“养阴生津”进补的好时机。可以经常吃些梨、蜜枣、鸡汤、猪肺、瘦猪肉、兔肉等来补肾、润燥、滋阴补阳。秋季经常喝些“靓汤”,既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又能润肺润燥,从而起到强身防病的功效。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