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又叫急性心功能不全,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被定义为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两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肌衰竭。

病因

心脏机械性障碍(35%):

左房教液瘤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口狭窄,严重阻碍血流通过二尖瓣口,致左房压急剧升高。常见的风湿性二尖辨狭窄患者,在出现某些诱因时,加情绪激动、劳累、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妊娠、分娩、输液量过多、心律失常、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右心排血量突然增加,而因二尖瓣狭窄使人左室的血量增加受限,致左房压急剧升高,促进肺水肿的形成。限制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大旦心包渗液或心包液体不多但积聚迅速致心脏填塞时.均可使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严重妨碍心脏舒张期血液充盈,心脏排血旦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此外,左室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左室好张终末压升高,二尖辨返流,这些疾患亦常引起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容量负荷过重(25%):

如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外伤所致乳头肌功能不全、腔索断裂、恕膜穿孔、室间隔穿孔和主动脉瘤破裂等。静脉输血或输人含钠液体过快或过多时也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15%):

如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等。

展开
预防

综合性防治心衰的方案包括将专科医生、基层医生、患者及其家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可以显著提高防治的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性随访

每1~2个月一次。了解患者基本状况、肺部啰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药物应用的情况。

2.重点随访

每3~6个月一次。增加心电图、生化检查、BNP/NT-proBNP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3.患者教育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能识别反映心衰加重的一些临床表现。

(2)掌握调整基本药物的方法:①水肿再现或加重、尿量减少或体重明显增加2~3kg,利尿剂应增加剂量;②清晨静息心率应在55~60次/分,如≥65次/分可适当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用量;③血压降低者,暂时不增加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的剂量。

(3)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各种感染、不擅自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等。

4.出现下列情况,立即就诊

心衰加重、血压不稳定、心率和心律明显改变。

展开
症状

粉红色泡沫痰,心排血量增多,抽搐,四肢抽搐,呼吸暂停样现象,心率增快,端坐呼吸,心源性晕厥,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颈静脉怒张


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

展开
检查

1.心电图

常可提示原发疾病。

2.X线检查

可显示肺淤血和肺水肿。

3.超声心动图

可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瓣膜状况、是否存在心包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室壁运动失调、左室射血分数(LVEF)。

4.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如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

6.心衰标志物

诊断心衰的公认的客观指标为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

7.心肌坏死标志物

检测心肌受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的标志物是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展开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治疗。

3.吗啡:吗啡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

4.快速利尿: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剂:在严密监测血压前提下,静脉滴注。

6.正性肌力药。

7.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

8.机械辅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临时心肺辅助系统,对极危重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

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展开
护理

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倚靠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除外),以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活量以利呼吸,使痰较易咯出。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利尿脱水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腌制的食物; 2、忌吃容易胀气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急性心衰竭患者宜食宜忌

低热量饮食,足够的维生素,中等量的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食物要容易消化,以流质和半流质为好,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汤、牛奶、酸奶、细面条、饼干、面包片等。

避免吃坚硬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容易胀气的食物(如红薯、土豆、南瓜等)。咸菜、酱菜、咸肉、酱油及一切腌制品,均禁忌,另外水量也应控制。

禁食或少食的食物还有油条、油饼、霉豆腐、香肠、咸肉、腊肉、熏鱼、海鱼、咸蛋、酱菜、皮蛋、豆瓣酱、汽水、啤酒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