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在特定的好发部位,出现污褐色到灰色的色素性、乳头瘤病样角化性皮损,有多种类型,预后各不相同。

病因

遗传因素(65%):

良性黑棘皮病作为遗传综合征的一种,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良性黑棘皮病和获得内分泌疾病:除外遗传形式,良性黑棘皮病可伴随垂体,肾上腺和卵巢肿瘤发生,发病常在青少年时期,肥胖不一定存在。

疾病因素(35%):

恶性黑棘皮病:本病几乎均与内脏肿瘤相关,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良性黑棘皮病,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恶性黑棘皮病,约60%病人皮肤症状与内脏恶性程度同步进展,约20%病人皮肤症状先于恶性肿瘤数年,约20%病人恶性肿瘤是原发的,皮肤症是继发的。

展开
预防

黑棘皮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较少见。中年以后发病者大约有50%合并癌肿。严重者阴道黏膜偶尔可并发无色素的乳头瘤样损害或色素斑。

展开
症状

皮肤受累,皮肤发黑瘙痒,皮肤色素加深,糖类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瘙痒,毛孔角化过度,疣状增殖


各型黑棘皮病的外观是一致的,其严重程度有差别,呈对称性,皮肤受累区域依次是腋窝,颈部的屈侧和餐巾区,外阴,大腿内侧,面部,肘窝,腘窝,肚脐,手背,乳晕,足,眼睑和鼻前庭。

主要的症状系疣状,乳头样增生,角化过度和色素加深,最初的变化表现为污黄色,灰色或棕黄色,随后黑素加深,与周围皮肤界限不甚清楚,皮肤皱纹和皱褶处发生天鹅绒状乳头瘤样疣状皮损,污灰到黑色增生常致鸡冠样皮嵴,呈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最终可发生疣状赘生物,受累区域既可局限也可广泛,如整个腋窝,最严重的乳头瘤样角化过度增生见于皮损中央,趋于边缘皮损减轻,被黑素加深区包围,浸渍发生在指间区域,反过来又刺激增殖形成,在恶性型,掌跖特别容易受累,整个皮肤明显的干燥和粗糙。

口腔黏膜变化主要表现为舌面天鹅绒状外衣式损害,但乳头瘤样赘生物也可发生,也可发生在口唇和腭。

当皮损发生浸渍时,黑棘皮病患者可产生一些主观症状和瘙痒,瘙痒多见于恶性黑棘皮病,有时非常严重。

展开
检查

组织病理:各型黑棘皮病组织病理改变相同,表皮呈中等程度角化过度及乳头瘤样增生,基底细胞层色素增多是其典型特征,组织图像似扁平的脂溢性角化症和表皮痣。

展开
治疗

系统治疗,维生素A 5万U,3次/d,数周或数月。在恶性黑棘皮病,去除腺癌通常皮肤症状消退。肿瘤复发,皮肤症状也常复发。

局部外用中等浓度角质溶解剂如10%硫黄煤焦油软膏,对继发性细菌或真菌感染可以适当的治疗。

展开
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低热卡、低脂、较高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饮食有助于增进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高胰岛素血症。肥胖者控制饮食后,体重减轻,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有所提高。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