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黄曲霉素为真菌毒素,主要损害人体肝脏及肾脏,有较强的致癌性。黄曲霉素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胃肠道出血等。黄曲霉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

病因

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其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根据其细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B1,B2在紫外光照射下为蓝色,G1,G2为绿色荧光,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强,且具有强烈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管型形成。

展开
预防

食物中毒预防主要是严格执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
症状

食欲减退,出血利坏死,腹痛,腹水,发烧,昏迷,生长缓慢,体重减轻,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


早期有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脾脏增大变硬、胃肠道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展开
检查

实验室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层析法在可疑食物,患者血尿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展开
治疗

急救处理

1. 护肝。

2. 对症支持治疗。

3.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4.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采取措施

(1)立即停止摄入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2)补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疗法。

(3)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疗。

展开
护理

营养宜高热量、高维生素,也需要丰富的蛋自质。在饮食上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要避免辛辣、煎炸,如辣椒、烈性酒、油炸鱼、油炸鸡、油条、油爆虾、葱油大排等一类食物。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 2、宜吃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2、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忌辛辣刺激食物。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