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沟环畸形在寰椎上并非罕见,占正常人的2%~3%。但由于此种畸形引起椎动脉第三段(Ⅴ-Ⅲ)受压并出现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者并不多见,不足此种畸形者的1/10。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1.寰椎沟环的发生学: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从猿进化而来,此种在猿寰椎上普遍存在的椎动脉沟环实质上是人在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痕迹,也可以这样认为:当从爬行的猿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时,对椎动脉第三段起固定,制动作用的沟环已失去其解剖意义,因此逐渐退化,显示出失用性退变的特征。

2.寰椎椎动脉沟环的分型

(1)全环型:即骨性结构呈环状覆盖于椎动脉沟上方,使椎动脉在其中通过。

(2)半环型:指骨性结构未能完全覆盖椎动脉沟者,其中,以前半环型为多见,后半环型及侧型少见,前,后半环同时存在者更为少见,可为双侧或单侧,左多于右。

3.沟环与椎动脉发病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Ⅴ-Ⅲ段椎动脉呈现较为松弛并具有一定活动度的状态,但处于骨环包绕下的椎动脉则必然与其他血管通过骨纤维管道一样,易因折曲,痉挛和压迫而出现远端供血不全症状;加之,在椎动脉周围有着丰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更促使症状的复杂化。

展开
预防

1、平时要多注意合理的劳动姿势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搬抬重物时,髋膝弯曲下蹲,腰背伸直,重物紧压身体后,方能用力起立和迈步。当在背或扛重物时,胸稍前弯,髋膝稍屈,迈步稳,步子不宜大。睡觉时时,头颈部要自然中立位,双髋双膝稍屈,并避免机体受风着凉受潮。

2、坐立、或伏案工作不要太久,应该避免因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所带来的软组织疲劳,剧烈运动前,注意准备活动及保护。

3、对于使用腰部劳动强度大的职业,要配戴有保护作用的宽腰带。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等。

展开
症状

恶心,耳痛,听力下降,疲劳,厌食,颈椎痛,耳鸣,猝倒,眩晕,头晕


1.头晕: 最为多发,发生率可达90%以上,多见于旋颈动作时,过屈或过伸均易诱发,尤其是突然转颈时。

2.猝倒:与Ⅴ-Ⅱ段椎动脉供血不全所引起者机制相似,主要是由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其发生率较前者为低,50%~60%。

3.上颈痛:较为多见,尤其多见于发病早期,发生率达90%以上,疼痛好发于枕颈交界处,且向后枕部放射,多与第1颈脊神经的分布区相一致。

4.眼部症状:较多见,发生率约为80%左右,主要因交感神经末梢受激惹所致,主要表现为眼部痛感,视力模糊及疲劳感等。

5.耳部症状:与前者为同一原因,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及耳痛等,发生率约为60%左右。

6.其他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厌食及其他颈椎痛症状等,均可发生。

展开
检查

X线片,在侧位片上清晰显示沟环的形态及侧别,CT及MRI检查,均有助于诊断。

展开
治疗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可使大部分病例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其具体要求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基本相似,以枕颈部制动、注意工作休息体位及对症处理为主,必要时可辅以理疗及轻重量(不超过2kg)牵引疗法。   

2.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证:   

①症状明显、已影响工作及基本生活、经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者。   

②诊断明确并除外椎动脉其他段供血不全者,尤应注意椎动脉第1段及第2段。   

③影像学检查显示寰椎后弓椎动脉沟处有骨性沟环存在者。   

④全身情况可承担手术、无手术禁忌证者。   

(2)术前准备:按枕颈段手术备皮、备血及做其他准备。   

(3)麻醉:   

①气管插管麻醉:较为安全,但患者反应较大。   

②局部麻醉:亦较为安全。对术中有可能出现呼吸道阻塞者,可辅以清醒气管插管。   

(4)手术步骤:   

①体位:俯卧位,头颅固定于特制的固定架上。   

②切口:与一般颈后路枕颈部手术切口相似。头颈略向前屈。   

③显露寰椎后结节:按常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深筋膜后,迅速将切口向两侧撑开(多用颅后凹自动拉钩或一般的苏式拉钩)以起止血作用。之后,锐性切开并向两侧分离椎旁肌群,显露枕骨粗隆至颈2棘突段,并充分暴露寰椎后结节的骨质。   

④暴露沟环及椎动脉:在前者基础上,从后方将寰椎后弓处附着的软组织向两侧剥离,其范围两侧达3~4cm即可。而后再从正中向两侧下方锐性分离,以充分显露后弓骨质。最后,小心分离后弓上方组织以暴露椎动脉、骨性沟环和寰枕关节。按上述顺序操作一般不易误伤椎动脉,如果一开始在周围解剖不太清楚情况下就去显露椎动脉,则极易引起误伤。

展开
护理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