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的炎症即为鼻咽炎,分为急性鼻咽炎和慢性鼻咽炎。鼻咽炎病人鼻咽干燥不适,有黏稠分泌物不易咳出,故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局部或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病因

1、病毒感染

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多见,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次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

2、细菌感染

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多见,其中以A组乙型链球菌感染着最为严重,可导致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3、环境刺激

如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均可引起本病。

展开
预防

1、预防鼻咽炎,要注意保暖,尤其鼻炎患者,不论冬季还是夏季,如果处于低温环境(夏季室内空调环境),都要注意保暖。

2、患有鼻咽炎,会伴有鼻咽干燥、刺痛、发热等症状。想预防鼻咽炎,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充分休息、保证周围空气清新、避开辛辣刺激食物等。

3、增强人体免疫力,可通过游泳、跑步等规则性运动,增强体质,从而有助于预防鼻咽炎。

4、多吃新的鲜蔬菜、水果,但要注意不可冷食,尤其夏季禁忌喝冰镇饮料等冰凉食物。

5、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鲜鱼、大豆等等。

6、避开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嗜好,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周围环境的清洁工作。

7、如果发现高热、咳嗽、胸闷、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展开
症状

咽痛,打喷嚏,咽部有异物感,咳嗽,感染性鼻炎,鼻子上火


1、局部临床表现

鼻咽干燥不适,有黏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

2、全身临床症状

鼻咽炎是鼻咽腔受到病毒、细菌的侵扰后引发的炎症。通过检查可发现鼻咽部黏膜水肿、肥大、增生,并伴有分泌物。患者常感到鼻塞、打喷嚏、流清(脓)鼻涕、鼻咽部发痒、干咳痛有异物感、呼吸困难、头昏头痛、乏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全身性临床症状。

展开
检查

一、局部检查:

鼻咽部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有黏脓自鼻咽部流下。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慢性患者可见咽侧索红肿,或增生肥厚。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急性期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数比例增多和核左移现象。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一般情况下不做。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或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下易窥见鼻咽部的病变情况,可见鼻咽部干燥充血或红肿,有分泌物。

4、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
治疗

1、局部治疗:治疗无全身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局部应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各种含片及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针对病因可应用抗病毒药。

2、全身治疗:全身症状较重伴有高热者除上述治疗外,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及进食流食,抗病毒药可经静脉途径给药,同时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展开
护理

1、全身症状较重伴有高热者除治疗外,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及进食流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3、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抽烟,不喝酒。

4、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常服促进黏膜营养和功能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E等。

5、局部用油性滴鼻剂,如薄荷油滴鼻剂、新油滴鼻剂等,以保持局部黏膜湿润。

6、局部应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雾化吸入以达到局部消炎作用。

7、应用促纤毛运动药物如强力稀化黏素等,以促进鼻咽部分泌物及时排出。

展开
饮食保健

1、戒烟酒,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长期刺激。

2、应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戴口罩。

3、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每遇感冒鼻塞加重,不可用力抠鼻,以免引起鼻腔感染。

4、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