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反流性肾病是指某种原因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和肾内返流,导致肾脏疤痕形成,最后可以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而致尿毒症。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成人50岁以下亦可患本病,成人中以女性好发,尤其是妊娠妇女。目前普遍认为原发反流大多是由于膀胱黏膜下部分输尿管长度、直径、肌组织或神经支配的先天性缺陷,由于输尿管口异位造成黏膜下部分输尿管过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当膀胱充盈时,黏膜下部分输尿管可能进一步缩短而出现反流,这与反流只发生在膀胱充盈时或排尿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其治疗有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内科采用综合的对症治疗措施,以延缓尿毒症的到来。一旦发生尿毒症则应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还可以进行肾移植。

病因

输尿管过短(40%):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临床最常见,多见于小儿,为膀胱黏膜下输尿管段的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膀胱黏膜下输尿管过短,膀胱三角肌组织发育不良等,随着小儿成长,膀胱基部发育完善,反流多数会消失。目前普遍认为原发反流大多是由于膀胱黏膜下部分输尿管长度、直径、肌组织或神经支配的先天性缺陷,由于输尿管口异位造成黏膜下部分输尿管过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当膀胱充盈时,黏膜下部分输尿管可能进一步缩短而出现反流,这与反流只发生在膀胱充盈时或排尿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尿道梗阻(40%):

继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继发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膀胱颈或尿道梗阻(膀胱高压),神经性膀胱(膀胱肌无力)、膀胱结核及膀胱手术后(引起输尿管的损伤)等。常见继发本病的有以下情况,

(1)输尿管憩室:一些研究指出膀胱不稳定收缩和高压排尿以及输尿管局部先天性薄弱造成的输尿管憩室形成在VUR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2)非神经性神经源性膀胱综合征(nonneurotic neurogenic bladder syndrome):这是一种在临床和放射学上表现为膀胱括约肌不协调的精神和行为紊乱症状,和一种见于儿童的、无解剖和神经异常的膀胱功能性梗阻。这种综合征常表现为尿床、排尿不连续、排尿特征性姿势、反复下尿路感染和膀胱形态学改变,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反射亢进、逼尿肌与括约肌协同困难。这种病理机制与引起所谓“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并使之持续存在有关。多数病例在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后,逼尿肌高活性状态随之消失。

(3)下尿路功能异常:有两种类型尿动力学特征相反的反流功能异常,无神经异常或肉眼解剖异常。第1种类型存在反流但膀胱具有有力的排尿收缩稳定性,反流常出现在单侧,少见反流性肾病或上尿路异常。第2种类型,常见排尿过程中膀胱收缩乏力和尿道关闭机制功能过强,反流常出现于双侧,反流性肾病或上尿路异常相当常见。

展开
预防

本病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预防应从防治原发疾病入手,对于易引起反流的疾病要认真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对症治疗,以防反流性肾病发生和进行性加重。

展开
症状

多尿,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蛋白尿,尿路结石


1.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严重时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

2.高血压:是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恶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

3.蛋白尿:多见于男性患者,虽然不严重,但提示已发展到肾内返流。

4.终末期肾衰:返流性肾病是幼儿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以返流性肾病为首发症状,返流性肾脏病患者妊娠后可致肾功能迅速恶化。

5.其他:如多尿、夜尿、遗尿、发热、腹痛、腰痛、尿路结石、血尿等,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有家族性倾向。

展开
检查

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发现患者尿中除有大量蛋白外,可有透明管型或颗粒管型,有时也可有脂肪管型。

2.选择性蛋白尿及尿中C3、FDP测定:Ⅰ型为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正常,Ⅱ型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C3及FDP值往往超过正常。

3.血生化检查:除血浆总蛋白降低外,白/球可倒置,血胆固醇Ⅰ型增高,Ⅱ型可不增高。

4.血沉增速:常为40~80mm/h,血沉增速多与浮肿相平行。

5.蛋白电泳:α2或β可明显增高,α1、γ球蛋白多数较低。

6.肾功能检查:Ⅰ型正常,Ⅱ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7.肾活体组织检查:可通过超微结构及免疫病理学观察,以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

展开
治疗

治疗措施:

1.制止尿液返流:手术纠正膀胱输尿管返流。

2.控制尿路感染及控制高血压。.防治尿路感染:定期排空膀胱,最重要的是2次排尿(5分钟内第2次排尿),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治疗最常用,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半片连用6个月然后停药观察,若尿路感染又复发则重新开始治疗,疗程1~2年,对磺胺过敏者可单用甲氧苄啶(甲氧苄氨嘧啶)。亦可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氟嗪酸)。

3.防治脱水:应摄入充足水分。因为这种病人不能排出浓缩尿,所以,临床上很易脱水,另外多饮水可降低肾髓质高渗状态,有利于控制感染。

4.延缓尿毒症到来。

5.血液净化。

6.肾移植。

药物治疗:

1.患者出现急性感染时可按急性尿道感染处理,如氟哌酸、氧哌嗪青霉素、氨卞芐青霉素等选一种。若效果尚不理想可选用新特药物中的抗菌药。降压药同样先用A项,无效再选C项。

2.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外科手术,纠正膀胱输尿管返流,其指征是:(1)反复发作感染,不易为抗生素所控制。(2)一侧严重的膀胱输尿管返流。(3)可以纠正的先天性异常或梗阻。(4)部分或一侧肾切除有时可使返流性肾脏病和高血压得到控制。

展开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3.宜吃高热量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食物;2.避免油炸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多吃猪腰子,韭菜,核桃坚果之类,多喝水,少喝酒,适当作运动,可以做一些腰部按摩。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