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肺地丝菌病系由念珠地丝菌(geotrichum candidum)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病变。本菌是一种腐物寄生性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正常人的皮肤黏膜、消化道、痰及粪便中可检出本菌因此属于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致感染而发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艾滋病、脏器移植,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念珠地丝菌属于不全菌纲,从梗孢科,地丝菌属,其营养细胞为真菌丝,易裂殖为节孢子,无芽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二)发病机制

白地霉是一偶见的条件致病菌,可为人体某些器官的正常菌群,本菌可经呼吸道,口腔和皮肤侵入,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最常累及肺和肠道,病人常有免疫功能低下时才致感染而发病。

展开
预防

存在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往往是患本病的先决条件,因此临床医师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

展开
症状

腹痛,呼吸困难,胸闷,腹泻


由呼吸道途径引起的地丝菌病主要有以下3个类型:支气管地丝菌病,肺地丝菌病和地霉败血症,临床表现类似支气管炎和肺结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呈黏液样或胶质样,有时痰中带血丝,部分病例出现发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听诊两下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体质极度虚弱,免疫机制明显抑制者可出现地霉败血症,引起皮肤,口腔黏膜,肠道等多处感染,从而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皮下脓肿,口腔黏膜白斑,以及腹痛,腹泻,黏液脓性血便等。

 

展开
检查

1.病原学检查

(1)直接镜检:痰液,黏膜白斑片,活检组织,以10%氢氧化钾处理后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长方形关节孢子(4μm×8μm)或圆形孢子(直径4~8μm),革兰染色阳性,两个关节孢子之间无间隙。

(2)细菌培养: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室温生长快,菌落为膜状,湿润,灰白色,有黏性,镜检形态与直接镜检相同,有时可见关节孢子的一角有芽管生出。

(3)动物接种:无致病性。

2.皮肤试验 部分病例可出现白地丝菌素试验阳性。

3.血液化验检查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增高。

肺地霉病的胸部X线征象主要有:肺野内边缘光滑的斑片状浸润阴影,部分可见薄壁空洞形成。

展开
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   

药方:黄柏、黄芩、紫荆皮、花椒、石榴皮、苦参、白鲜皮各30克,地肤子、藿香、蛇床子、羌活各10克,千里光15克,小儿用量酌减。每天1剂,加水1500毫升―2500毫升,沸后煎煮15-20分钟。   

用法:取药液,待水温降至15℃-20℃时浸洗患处,药渣复煎,1天2次,每次20-30分钟,浸洗擦干后局部扑粉。随证加减:热盛者加地榆、紫草、大青叶;有脓疱者加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糜烂渗液较甚者加苍术、土茯苓、枯矾。

肺地丝菌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在积极纠正全身情况,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基础上行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碘化钾、酮康唑和氟康唑。剂量与疗程如前所述,亦有报道酮康唑溶液气雾吸入对肺和支气管的地霉病有一定疗效。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免疫功能低下是预后差。 

展开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增加免疫力的药物; 2.宜吃含有免疫球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湿性的食物; 2.忌吃寒凉的食物; 3.忌吃温补的食物。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鸭梨藕汁:

取洗净去皮的鲜藕,和洗净的鸭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机榨出梨藕汁,然后依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调味。

鸭梨和藕都有清热、润肺的作用,二者配在一起共同作用,能让功效加倍。

2:桑叶沙参茶

南沙参15克,桑叶12克,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6克,桔梗、生甘草各5克,水煎代茶饮。具有祛风、利咽、宣肺、止咳的作用,尤适用于有慢性咽炎者。

3:党参山药胡桃肉粥   党参、山药、胡桃肉各3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佐餐食。具有益气、补肾、平喘的作用,尤适用于老年哮喘、肺气肿患者

4:黄芪姜枣茶

黄芪30克,生姜6克,大枣10克,苏叶12克,水煎代茶饮。具有益气、散寒、祛风的作用,宜常喝,尤适用于老年人。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