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腹膜后感染与脓肿(Retroperitoneal Infection and Abscessr),较为少见,常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链球菌。偶有厌氧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放线菌及阿米巴等引起,腹膜外间隙对细菌感染的反应性小,查体不易发现,诊断较为困难。

病因

感染或脓肿一般局限在某原发部位,但可能向对侧或由一个间隙向另一间隙播散,少数情况亦可沿筋膜平面或穿透膜向远处扩散,如深部骨盆腹膜下;肠系膜根部;股,髋,前腹壁,背及胁皮下组织;膈下,纵膈及胸腔;甚至形成弥漫性后腹膜感染,引起蜂窝组织炎并致坏死。

展开
预防

腹膜外间隙对细菌感染的反应性小,查体不易发现,诊断较为困难,本病常易误诊。

展开
症状

恶心,后腹膜纤维化,寒战,皮下气肿,腹痛,胁部肿胀,盗汗


主要症状有发热,寒战,盗汗,腹部两侧或腰背部疼痛为本病突出表现,其他有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及全身衰竭等,有些患者除全身衰竭外很少有其他症状,体征常见发热(38~39℃),心动过速及腹部多数(28%)有局限性轻压痛,部分(38%)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有时需经直肠或骨盆检查才能触到),一般无腹肌强直,有时出现肋骨椎体区触痛,胁部肿胀,阴囊肿胀及脊柱侧凸,肾周脓肿时脊肋角膨隆,有触痛,腰大肌痉挛;如累及髂腰肌时,有脊椎侧弯与同侧病变髋关节屈曲内旋和伸直痛感,白细胞增高,重者可有中毒颗粒及贫血,少见的表现有窦道,皮下气肿,脓肿破溃进入腹腔,小肠,结肠,阴道,胸膜,纵隔,支气管,心包或血管,并出现相应表现。

展开
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可探及腹膜后某区域的液性暗区回声,并可确定其大小,部位,操作简便,亦可反复检查,诊断价值高,为首选检查方法。

2.X线

X线腹部平片及侧位片比较观察两侧腹膜脂肪线,两侧腰大肌阴影及脊椎等情况,可发现软组织肿块,肾轮廓清清,腰大肌外形改变等。

3.CT及磁共振(MRI)

有较高的诊断率,CT能提供脓肿的准确位置半显示周围脏器的关系。

4.穿刺抽脓

可在CT或B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脓,对吸出物做病理学,细菌学和生化检查,并可将造影剂注入,测量脓肿大小,同时做置管引流,后者更能提高诊断及治疗效果。

展开
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明显地改善了腹膜后腔感染后脓肿的预后。因此应注意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对症处理。   

3.支持疗法:可根据患者有无贫血及全身状况,补充足够量的营养物质,以及输血、补充白蛋白。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5.穿刺抽脓或B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

二、手术疗法   

对于病情较重、脓肿较大,经非手术疗效不佳者,应及时手术切开引流。

腹膜后引流术主要途径为:

①经腰部腹膜后引流术;

②经骶前引流术;

③经胸膜联合切开引流术;

④经腹腔引流术。   

前三种引流方法比较常用,后者则效果稍差,也易于发生并发症。

展开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肉、咸鱼; 2、忌吃产气的食物:如黄豆、洋葱、芋头; 3、忌吃油腻的食物:如奶油、猪油、肥肉。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A、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苹果、西红柿等水果蔬菜。   

3、要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如瘦肉、鸡肉、鸽汤等。   

4、宜多吃甲鱼、乌龟、海龟、沙虫、青鱼、鲨鱼、水蛇、虾、白花蛇、鲫鱼、桑椹、无花果、荔枝、胡桃、瓜蒌、马齿苋、豆豉、橄榄、杏仁、丝瓜等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5、不利于伤口愈合食物比如獐肉、腐乳、葱、辣椒、韭菜等因为它们容易引发感染、不利于伤口愈合,应忌食。   

6、忌烟、酒忌、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7、手术切开引流后忌公鸡、鹅等发物,以防止引起炎症。   

8、应该忌吃或少吃的辣的食品,像酒、辣椒、生姜、大蒜、肉桂等等,它们都可以刺激局部发炎,加重脓肿。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